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tmyb

回顾当年“黑刘翔”那段日子,我的一些实践和想法

最近不知道咋回事,网上又有人提起刘翔,可能是因为最近那个奥运会啥的。这一下子就勾起我好多年前的回忆,特别是那段全民“黑”刘翔的日子。那时候我也算是个深度参与者,不是说我带头骂,但确实是跟着大家伙儿的情绪走很久。今天就想掰扯掰扯,我是咋一步步跟着掺和进去,后来又是咋想的。

是满怀期待

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那会儿是零几年嘛具体哪年记不清,反正是北京奥运会前后。刘翔那时候,我的天,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电视里、报纸上,哪哪都是他。咱中国人能在直道上跑赢黑人、白人,那得多牛。我记得当时真是天天盼着他比赛,觉得那金牌肯定是稳稳的,给咱中国人长脸。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然后就“黑”起来

结果大家都知道,08年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他退赛。当时我坐在电视机前,人都傻。啥情况?怎么就走?事先一点风声没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被人从头顶浇一盆冷水,透心凉。紧网上、身边就开始有各种声音。

  • 一开始是惋惜,觉得可惜。
  • 然后就是不理解,为啥?有伤不能提前说吗?
  • 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 再后来质疑声就大,说他是不是“演戏”,是不是“怕”,是不是“赞助商压力”啥的。
  • 就演变成铺天盖地的骂声,“刘跑跑”、“影帝”这些外号就是那时候出来的。

那时候我也没能免俗。虽然我没到网上去敲键盘骂人,但在私底下,跟朋友、同事聊天,也是一肚子的抱怨和不理解。觉得他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特别是在家门口,太不应该。那种失望的情绪裹挟着我,也让我对他的看法一下子就从天上掉到地下。

我当时做些啥?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会儿的“实践”主要就是:

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1. 疯狂看新闻和评论: 天天刷各种体育版块,看大家怎么说。越看越觉得大家说得“有道理”,情绪就越被带着走。
  2. 跟风讨论: 在单位茶水间,在饭桌上,只要有人提起这事,我肯定要插上几句,表达我的“失望”和“不解”,有时候话说得也挺冲。
  3. 选择性接收信息: 当时但凡有替刘翔说话的,比如解释伤情的,我心里就有点排斥,觉得是“洗白”。反而那些质疑、批评的声音,我听得更加入心。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挺不理智的,完全是被一种集体的情绪给绑架。

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后来的反思

时间长点,特别是伦敦奥运会他再次受伤倒下,单脚跳到终点的时候,我的想法开始有点变。再加上后来慢慢解更多关于他伤病、背后压力的情况,特别是那个什么领导的事儿(虽然不知道真假),我才开始觉得,这事儿可能真没那么简单。

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年的行为:

  • 是不是太苛刻? 把一个运动员捧上神坛,然后在他跌落的时候又狠狠踩上一脚。人家也是肉长的,不是神。
  • 是不是太情绪化? 完全没去想运动员的不容易,光顾着发泄自己的失望。
  • 理性看待黑刘翔事件,这三点告诉你当年舆论有多复杂。

  • 是不是缺乏独立思考? 人云亦云,别人说啥就是没自己去解真相。

一点现在的想法

现在再回头看“黑刘翔”那段经历,我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一次教训。让我明白,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不能被情绪左右。特别是对公众人物,更得多点理解和宽容。运动员不容易,背负的东西太多。咱们作为看客,享受他们带来的荣耀,也得承受他们可能带来的失落,不能赢就捧上天,输(或者没达到预期)就踩下地。

这回回顾,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实践记录”,记录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现在又是怎么看的。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