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捣鼓“肉弹米兰”这道菜的经历。也不是啥大事儿,就是自己瞎琢磨,动手做着玩儿,顺便记录一下。
琢磨与准备
话说回来,为啥想做这个?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前阵子看电视,好像扫过一眼跟米兰相关的吃的,具体是啥忘,就记得那颜色、那感觉挺诱人。加上自个儿也挺喜欢吃肉丸子这类实在东西,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两样结合一下,搞个“肉弹米兰”出来?名字听着就挺带劲,感觉肉感十足。
想法有,就得动手准备。关键是肉,我跑去菜市场,特意挑点半肥瘦的猪肉,还掺点牛肉,感觉这样口感能更丰富点。回家自己吭哧吭哧剁成肉馅,这活儿挺解压,就是有点费胳膊。
然后就是准备配料。洋葱、蒜头,这俩是基础,提味儿少不。切洋葱的时候,那家伙,眼泪哗哗的,每次都这样,没辙。还准备点面包糠,用牛奶稍微泡一下,听说这样能让肉丸更嫩。鸡蛋也得来一个,增加粘合度嘛调味料就简单,盐、黑胡椒,再来点干香草碎,家里有啥就放随性点。
开始动手
东西都备齐,撸起袖子开干。找个大碗,把肉馅倒进去,然后把切碎的洋葱末、蒜末、泡好的面包糠、鸡蛋,还有那些调味料,一股脑全扔进去。
最重要的步骤来:下手抓匀。咱不喜欢用筷子或者勺子搅,感觉那样不带劲,没灵魂。直接上手,使劲抓、捏、摔打,让肉馅和所有料都充分融合,感觉肉馅变得有点上劲儿,黏糊糊的,就行。
接着就是搓丸子。手上沾点水或者油防粘,揪一坨肉馅,在手心里滚滚,搓成大小差不多的圆球。这个过程得有点耐心,保证它们尽可能圆溜溜、个头均匀,看着就喜庆。这一个个搓出来的,可不就是“肉弹”嘛哈哈。
烹饪过程
丸子搓好,就该下锅。我先是选择用油煎一下。锅里倒点油,烧热,把肉丸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中小火慢慢煎。目的是让表面定型,有点焦黄色,看着就有食欲,而且也能锁住里面的肉汁。
煎得差不多,就把肉丸先盛出来放一边。锅里留底油,再加点黄油进去,这可是“米兰”风味的灵魂之一。把切好的洋葱碎(对,又用到洋葱)放进去炒香,炒到变软变透明。
这时候,我加点白葡萄酒,刺一声,香气一下就出来。等酒精挥发得差不多,再加高汤(或者清水也行),然后放关键的调料——藏红花!就那么一小撮,用热水泡开,倒进去。汤色立马就变得金黄金黄的,特别好看,这就是“米兰”的感觉嘛
汤汁煮开后,把之前煎好的肉丸子放回去,盖上锅盖,转小火,慢慢炖。让肉丸子在金黄色的汤汁里咕嘟咕嘟地煮,吸收味道。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个十几二十分钟,看丸子大小。
成果
炖得差不多,汤汁也变得浓稠一些。打开锅盖,一股混合着肉香、黄油香和藏红花特殊香气的味道扑面而来,闻着就挺成功。
找个盘子,把炖好的“肉弹米兰”盛出来。金黄色的汤汁包裹着焦黄的肉丸子,上面再撒点欧芹碎点缀一下,卖相还真不赖。
赶紧尝尝。夹起一个肉丸,外面裹着浓郁的汤汁,咬一口,外皮微韧,里面松软多汁,肉香十足。汤汁的味道很特别,有黄油的奶香,也有藏红花的异域风情,配着肉丸吃,一点不腻。要是再配点米饭或者意面,估计能吃一大碗。
这回捣鼓“肉弹米兰”还挺顺利。虽然是自己瞎琢磨的名字和做法,但味道确实不错,吃起来很满足。过程也不算太复杂,就是准备工作稍微麻烦点,但看着成果,觉得这点折腾也值。
好,今天的实践分享就到这儿。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也欢迎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