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个事儿,我管它叫“移行换位”。也不是啥高深理论,就是我在实践里头摸索出来的一个笨法子,有时候还挺管用。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捣鼓一个项目,遇到个坎儿,卡在那儿好几天。具体是啥技术细节就不说,反正就是感觉走进一个死胡同,怎么试都不对劲。我就认准一个方向,死磕!觉得肯定是某个地方没弄对,翻来覆去地查资料、改代码,晚上做梦都在想这事儿。
你想,就跟解一个特别难的数学题似的,你顺着一个思路往下走,走到头发现是堵墙。咋办?我当时就有点钻牛角尖,觉得肯定是自己哪里笨,没想明白。试各种常规的法子:
- 把相关的部分拆开来,一个一个试。
- 找类似的案例,看别人是怎么搞的。
- 甚至把整个流程重新梳理好几遍。
结果?还是不行!那感觉,真挺挫败的。脑袋里头就跟一团浆糊一样,越想越乱。
后来实在没辙,我就停下来,没再对着电脑屏幕硬耗。我走到窗户边上,点根烟,看着外面发呆。我就想,我是不是被自己给框住?老想着从正面突破,万一此路不通?
这时候脑子里就冒出个念头,能不能“移行换位”一下?啥意思?就是别老盯着那个问题点不放,试试看能不能把问题的要素,或者说我解决问题的角度,给它挪动一下位置。
具体我是怎么做的?我之前一直觉得是A环节出问题,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优化和检查A上面。这回我换个想法,我假设A暂时没问题,或者说,我先不管A。我把注意力放到跟A配合的B环节上。我试着把B环节用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给替换掉,看看整个流程能不能跑起来。
这么一搞,你猜怎么着?虽然那个临时候上去的B功能很简单,几乎没啥用,但是整个流程居然奇迹般地通!这下我就明白,原来问题的根子很可能不在我一直死磕的A,而是在B或者A和B的配合上。
这就好办!知道大概的方向,再回过头去仔细检查B环节,或者A和B之间的连接方式,很快就找到那个隐藏得比较深的毛病。解决掉之后,整个项目一下子就顺畅。
实践后的想法
所以你看,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执着于一个点,觉得非得从这儿突破不可。但实际上,“移行换位”,就是稍微挪动一下你的关注点,或者换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把一些你觉得固定的东西,试着动一动,可能一下子就能豁然开朗。
这法子不一定每次都灵,但确实帮我解决过好几次难题。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实践过程,分享给大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又是怎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