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在网上刷到樊振东那个“擦墙”的视频,一开始瞅着还挺乐呵,大伙儿都开玩笑叫他“擦墙哥”。看着他在墙边上那么蹭来蹭去的,确实有点逗。
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樊振东,世界顶尖的运动员,能是闲着没事在那儿瞎比划、真擦墙玩吗?肯定不是。这就勾起我的好奇心,琢磨着这动作到底是练啥的。
我琢磨和尝试的过程
我就去找找相关的信息,想看看有没有啥说法。确实看到一些报道,也提到樊振东自己后来也回应这事儿。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动作看着简单,在很多比赛的实际情况下都用得上。
光看不练假把式,咱得试试。
我就在家里的墙边上试试,模仿着视频里的样子。不是真的让你用胳膊去擦墙,而是身体尽量贴近墙,然后做那个挥拍或者说发力的动作。这一试,感觉立马就来:
- 空间感: 就是感觉活动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和平时大开大合地比划完全不一样。
- 身体控制: 为不真撞到墙或者蹭到墙,你得精确控制身体的重心和动作幅度,特别是腰腹那块儿得绷住劲儿。
- 动作限制: 胳膊的摆动幅度明显受限,得用更紧凑、更快速的小动作来发力。
试几下就明白,这哪是擦墙,这明明是在练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身体控制和发力技巧。你想想,打球的时候,特别是近台快攻或者被对手挤到角落的时候,不就是这种感觉吗?身体离球台很近,没空间给你大拉大抡,就得靠这种小范围、快速、稳定的动作来处理球。
搞明白,原来如此
樊振东说的“很多时候都有用”,我这下算是有点体会。这练的可能就是近台的稳定性、小动作的发力、还有身体在受限空间里的协调性。这可比单纯抡胳膊练力量要精细多。
看来顶尖运动员的训练,真不是咱们外行人看热闹能看明白的。每一个看似奇怪或者简单的动作背后,都有它的道理和针对性。以后再看到类似的训练视频,我可不敢随便笑,得先琢磨琢磨人家练的是啥门道。这也算是自己动手实践得来的一个小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