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奥运会田径这事儿。每次奥运会一来,田径项目那绝对是重头戏,看着电视里那些运动员跑、跳、扔,真是带劲。
巴黎奥运会开始嘛我这老胳膊老腿虽然不能亲自上场,但心里痒痒。就想着,干脆趁这个机会,自己也“实践”一把,不是去跑步,而是试着把这些田径项目好好捋一捋,记录一下。以前看比赛就是看个热闹,谁跑得快谁跳得远,具体项目有哪些,规则咋样,好多都模模糊糊的。
我的“捋顺”计划启动
说干就干。我先找个本子,一支笔,准备就绪。第一步,我就想先把田径到底都包括啥给弄清楚。 我记得大致分什么跑的、跳的、扔的,好像还有个全能?
- 找资料:我就上网大概搜搜,看些介绍。果然,主要就是径赛(跑道上跑的)、田赛(场地里跳和扔的)和全能项目(啥都得来点的)。
- 列单子:我就开始在本子上列,径赛下面有什么100米、200米、400米、800米……一直到马拉松,还有跨栏、接力、竞走。田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还有扔铅球、铁饼、标枪、链球。那个全能,男子十项,女子七项,看着就头大,得比好几天。
实践中的磕磕绊绊
第二步,就是实际看比赛,对着项目表加深理解。 这几天正好有比赛,我就特意守着电视看。
一开始还行,像百米飞人大战,简单直接,几秒钟决出胜负,看着心跳都加速。记起来也方便,谁冠军,多少秒,一目然。
但看着看着,问题就来。
- 项目太多太密: 有时候好几个项目同时进行,电视画面切来切去,我这边刚想记下跳远的成绩,那边竞走又出发,搞得我手忙脚乱。
- 规则不熟: 有些项目规则还挺复杂的。比如跳远、三级跳远,犯规的判罚,有效成绩怎么算;还有撑竿跳高,那高度怎么升,试跳次数怎么算,看得我一愣一愣的。最晕的是全能项目,算分规则更是复杂,我基本就放弃深入研究,能分清他们在比哪个小项就不错。
- 记录跟不上: 本来想弄个详细记录,比如每个选手的成绩变化啥的。结果发现,信息量太大,官方转播给的信息有限,我自己根本忙不过来。只能简化,就记个前三名和最终成绩。
实践后的体会
搞这么几天下来,我的“实践记录”本子倒是写不少,但远没达到最初设想的那么“系统”。 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个观众看着热闹,真想弄明白点门道,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不过这番折腾也不是白费劲。起码现在我对田径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看个热闹就完。比如,我知道竞走和跑步的区别,明白跳远不是随便跳一跳就行,也体会到全能运动员有多不容易,那真是对体能和技术的极致考验。
这回“实践”虽然有点笨拙,过程也挺折腾,但加深我对奥运田径的理解和兴趣。 看着那些运动员在场上拼搏,感觉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汗水和付出。这记录本,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就当是给自己看奥运会找点额外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