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技能这回事儿,现在花样是越来越多了。网上到处都在说,得学这个、得会那个,什么时间管理、高效沟通,还有各种听着就很高大上的新词儿。我自个儿也琢磨过,也试着去学过一些。
学时间管理?先管好自己不分心
就拿那个“时间管理”来说。我一开始也觉得挺重要,毕竟现在事情多,感觉时间总不够用。就学着人家列清单,搞什么“四象限”,把事情分个轻重缓急。刚开始还挺有那么回事儿,每天早上花个十来分钟写写画画,感觉自己挺专业的。
可实际操作起来? 清单列了一大堆,看着就头疼。有时候一个紧急的事儿插进来,整个计划全被打乱。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就算你知道哪个重要,该分心还是会分心,该拖延还是会拖延。搞了半天,我发现,与其花那么多心思去“管理”时间,不如先想想怎么能让自己坐得住,少看点手机,这比啥技巧都实在。
- 先把手头的事儿做完再说。
- 手机放远点,或者干脆调成勿扰。
- 累了就歇会儿,硬撑着效率也不高。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这哪是管理时间,明明是管理自己。能管住自己不瞎忙、不分心,时间自然就出来了。
沟通?说清楚比说得好听更要紧
还有就是“沟通技巧”。书上教的那些,什么“倾听”、“共情”、“赞美”,听着都对。可真到事儿上,尤其是有矛盾、有分歧的时候,往往不是技巧问题,是根本没把事儿说清楚。
我之前遇到过一次,跟人合作个小项目。对方给我提需求,说得云里雾里,我听得一知半解,凭着自己的理解就去做了。结果做出来,他说不是他想要的。来回折腾了好几次,两个人都挺不高兴。后来我俩坐下来,一点点把细节对清楚,我才发现,一开始他那个表达,有好几个关键点都漏了,或者说得不清不楚。
我觉得沟通这事儿,第一步是把“事实”和“需求”说明白,别带太多情绪,也别假设对方能“猜到”。
- 有疑问就当场问,别不好意思。
- 重要的事儿,最好再确认一遍,比如发个信息或者邮件。
- 尽量说大白话,少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儿。
能把事儿说明白,让对方听懂,误会就少一大半了。至于那些高级技巧,那是后话。
生活里的小技能,才是真本事
除了这些“大道理”型的技能,我倒是觉得,现在生活里那些看着不起眼的小技能,反而越来越重要了。
比如说,学会用手机解决问题。这可不只是刷视频、聊微信。像什么手机导航、网上挂号、买菜、缴费,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我见过不少人,手机功能挺强大,但真遇到点生活里的麻烦,比如电器坏了想查查怎么修,或者出门找不到路了,还是习惯性地抓瞎或者依赖别人。
我自个儿也是慢慢摸索的。一开始也觉得麻烦,什么都要注册、要验证。但硬着头皮学了几次,发现确实方便不少。比如有次家里水管有点漏水,我也不懂,就在网上搜视频,看人家怎么处理,需要买什么零件,然后自己去网上找对应的型号下单,对着视频一步步给弄好了。虽然搞了一身水,但省了钱,也挺有成就感。
还有像开车,现在没车出门确实不方便。虽然考驾照费劲,开车上路也紧张,但学会了,活动范围真的大很多,不用求人。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能,可能就是那个“学习新东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管是高大上的理论,还是生活里的小窍门,最终都得落到实处,能帮你把日子过顺畅、把问题解决了,那才是真本事。光听不做,学再多也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