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搞的“老虎云”项目,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就是个内部小项目,别想歪了。
老板说要搞个“云”,我当时就懵了,啥是云?我寻思这不就是个服务器嘛后来才知道,是要把我们公司的一些零散的工具,比如代码仓库、文档管理、测试环境啥的,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方便大家用。
摸清家底:
- 我得知道公司都有哪些工具,都放在哪儿。这可费了老劲了,东问西问,才把这些家底都摸清楚。
- 然后,我把这些工具都列了个表,看看哪些能直接迁移,哪些需要改造。
技术选型:
接下来就是选技术了。我考虑了几个方案:
- 自己搭: 用 Docker + Kubernetes 自己搞一套。这方案灵活,但太费劲,我一个人搞不定。
- 用现成的云平台: 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 这种方案省事,但得花钱,而且数据放在别人家总觉得不放心。
- 用开源的云平台: 比如 Seafile、Nextcloud 这些。这方案介于两者之间,但功能可能不够用。
我选了个折中的方案:用 Docker Compose 搭一套简单的,先把核心功能跑起来,以后再慢慢优化。毕竟时间紧任务重!
动手开干:
选好方案,就开始动手了。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搭了个代码仓库: 用的是 Gogs,挺好用的,界面也漂亮。
- 搞了个文档管理: 用的是 Seafile,可以多人协作编辑文档。
- 弄了个测试环境: 用 Docker Compose 搭了几个测试用的服务。
- 写了个简单的管理界面: 用 Python + Flask 写了个简单的界面,方便大家访问这些工具。
踩坑记录:
这过程中也踩了不少坑:
- Docker 镜像问题: 有些 Docker 镜像在国内下载太慢,得用镜像加速器。
- 网络问题: Docker 容器之间的网络要配置不然互相访问不了。
- 权限问题: 要注意各个工具的权限控制,防止有人乱改东西。
目前成果
“老虎云”已经能用了,虽然还比较简陋,但基本满足了需求。大家可以在上面管理代码、编辑文档、跑测试。我已经把使用文档发给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多用用,多提提意见。
我还打算继续完善“老虎云”,比如:
- 增加更多工具,比如 CI/CD、监控系统啥的。
- 优化界面,让它更美观、更易用。
- 提高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这回搞“老虎云”的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大家用得挺开心的,就觉得值了!
对了,如果大家对“老虎云”感兴趣,或者有什么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