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想聊聊这个名字,卢西奇。
一开始看到这名字,我还愣了一下。最近好像老看到,体育新闻里?还是啥比赛转播?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个外国人名儿。
但这名字勾起了我一段瞎折腾的经历,不说不快活。这事儿得从我去年瞎琢磨说起。
那时候也不知道咋回事,看人家打球、比赛什么的,就觉得挺带劲。特别是看到一些个子高、力量足的运动员,像是什么“奇”,“维奇”之类的(具体是不是卢西奇这名字,我当时也没细究,反正就那感觉),在场上特有冲击力。
我就寻思,我这体格,虽然比不上人家专业的,但能不能也练练,增强点力量啥的?别的不说,起码搬个重物能利索点儿。
然后我就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找资料。上网胡乱搜了一堆,什么“力量训练入门”、“在家怎么练肌肉”,看了不少文章和视频。感觉好像也不是特别难。
第二步,准备家伙事儿。咱也没那条件去健身房,就想着在家练。翻出来两个旧哑铃,还是好多年前买的,都落灰了。擦干净,感觉还挺沉。又找了块瑜伽垫,准备在地上扑腾。
第三步,开始练。找了个周末的下午,换上宽松的衣服,把哑铃摆照着视频里的动作就开始比划。先是举哑铃,搞什么弯举、推举。没搞几下,胳膊就酸得不行,感觉那哑铃有千斤重。
然后又试着做俯卧撑。别提了,撑下去就起不来了,标准动作一个都做不了,只能做那种简化的,膝盖着地。就这,做了不到十个,我就趴那儿呼哧呼哧喘气了。
还试了试深蹲,感觉膝盖咔咔响。心里有点发毛,怕把自己练伤了。
第一天的实践记录:
- 哑铃弯举:大概做了两组,每组七八下,就举不动了。
- 哑铃推举:这个更费劲,感觉肩膀都要脱臼了,勉强做了五六下。
- 俯卧撑(简化版):做了八个,累瘫。
- 深蹲:做了十几个,感觉膝盖不舒服,停了。
练完之后,出了一身汗,感觉浑身都不是自己的了。当时心里还挺“骄傲”,觉得自己开始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全身酸痛,胳膊抬不起来,腿跟灌了铅似的。走路都不得劲。原计划是每天都练一会儿,这下好了,直接给我干趴了。
我就琢磨,人家卢西奇(或者其他什么奇)能练成那样,得吃多少苦。我这才第一天就扛不住了。
后来反思了一下
我这回“实践”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 没基础瞎练: 压根不懂,就是模仿,动作可能都不标准,容易受伤还效果不
- 强度太大: 一上来就想搞点名堂,结果身体根本受不了。
- 没能坚持: 被第一天的酸痛打败了,后面就再也没碰那哑铃。
看到卢西奇这名字,我就想起我那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力量训练实践”。人家运动员是专业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咱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咱想健身是好事,但真得找对方法,循序渐进,不能一拍脑袋就瞎来。
那俩哑铃现在还在角落里吃灰。这回经历也算给我提了个醒,干啥事都得踏踏实实来,不能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