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姐们儿,今天得空,跟大家唠唠我昨天琢磨的一件事儿。
事情是这样的,我这人平时没事儿就喜欢瞎翻翻,看看书,读读诗词啥的,也不是说多懂,就是图个乐子。昨天翻一本旧诗词集子,冷不丁看到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后面还有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
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欸?这话说的挺有意思,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颜色,自己就是最好的。可这是写的啥花?脑子里过了好几种花,牡丹?不对,牡丹那颜色可艳了。梅花?好像也不太像,梅花有红有白,但“浅碧深红”都不需要,感觉重点不对。
琢磨过程
我就开始琢磨了:
- 这花肯定颜色不咋鲜艳,不然不会说“何须浅碧深红”。
- 这花肯定有别的过人之处,不然怎么敢称“第一流”?
光靠自己瞎想肯定是没戏了,毕竟咱也不是研究这个的。得,还是老办法,掏出手机,上网搜搜看。
我试着搜了几个词:
- “何须浅碧深红色 什么花”
- “自是花中第一流 什么花”
- “诗词 何须浅碧深红色”
结果哗一下出来不少东西。点开看了几个,都指向同一个答案。
找到答案
原来是桂花!
说是宋代那个大才女李清照写的,在一首叫《鹧鸪天·桂花》的词里面。我赶紧找来全词看了看,开头写的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下就对上了!桂花确实是那种“暗淡轻黄”的颜色,小小的,看着柔柔弱弱的。它不像牡丹、月季那样靠鲜艳的颜色吸引人,主要是靠那个味儿!对,就是香味儿!秋天那会儿,老远就能闻到桂花香,特别舒服,一点儿也不俗气。
李清照的意思大概就是,桂花,你不需要那些浅绿深红的漂亮颜色来装扮自己,光凭你这淡雅的香气和温和的性子,就已经足够成为花里的头一份儿了。这评价,可真高!
我又顺手查了查桂花的别名,还叫“木樨”,听着也挺雅致。据说在中国栽种的历史老长了,得有两千多年。这种花不靠外表争奇斗艳,反而靠内在的香气让人记住,难怪李清照这么欣赏它。
一点感想
搞明白之后,心里还挺舒坦的。一句诗,背后还有这么多说道。有时候觉得古人也挺有意思,看花不是光看漂不漂亮,还看它的“性格”,看它的“内涵”。
行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下次再碰到啥有意思的事儿,再来跟大伙儿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