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琢磨这事儿挺久了,真的,每次一看国足比赛,尤其是输了之后,心里就堵得慌。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好多年都这样。以前就是跟着骂两句,喷喷教练,喷喷球员,完事儿该干嘛干嘛但最近这几年,特别是看了几场窝囊的比赛之后,我就真忍不住了,想自己捋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咱们男足就这么个状态。
我就跟大多数球迷一样,觉得是教练不行。换了这么多教练,国内的、国外的,大牌的、务实的,好像都没啥用。每次都是一开始有点希望,踢几场好球,然后又被打回原形。后来我就不光看比赛直播了,我还特意去找比赛录像,反复看,特别是那些失误和丢球的片段。你别说,真看出点门道。
基本功的问题,真的挺明显
我就发现,咱们球员那个基本功,确实有点糙。停球,简单?但你看比赛里,好多球员停球要么停大了,要么直接停给对方。好好的进攻机会,可能就因为这一停,没了。还有传球,传球准度、力道、时机,都差那么点意思。经常看到那种莫名其妙的横传失误,或者直塞球传到人家后卫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射门就更别提了,多少次机会摆在面前,要么打飞机,要么软绵绵被门将没收。
你想,连停球、传球、射门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你战术再教练再牛,有啥用?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牢,上面再漂亮,风一吹就倒了。
感觉球员缺了点什么
然后我就琢磨,为啥基本功不行?是练得不够吗?我就开始在网上看,跟一些老球迷瞎聊。有人就说,现在联赛环境太好了,钱给得太多。这我不是仇富,但你想想,一些球员年纪轻轻就拿着天价薪水,开豪车住豪宅,他还有多少心思去苦练基本功?还有多少动力去场上拼命?
你看比赛里,有时候就感觉咱们球员跑动不积极,逼抢也不凶,尤其是比分落后的时候,那种拼劲儿、那种血性,好像不太够。可能是怕受伤,影响俱乐部比赛和收入?也可能是真的就觉得无所谓了?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心气儿不高。
- 动力不足: 拿着高薪,好像就没那么想拼了。
- 态度问题: 训练和比赛的投入程度,有时候真让人着急。
青训和足球环境,老生常谈但确实是根子
光说球员也不公平。我又想,我们是不是选不出好球员?或者说,好苗子没培养出来?我就去了解了一下咱们的青少年足球。情况不太乐观。
我附近就有个小区的足球场,周末有时候会带孩子去玩,偶尔能看到有小孩在那训练。但感觉规模、专业性都跟不上。踢球的孩子好像也没那么多,跟国外那种遍地足球场、小孩放学就踢球的氛围没法比。而且很多家长还是觉得踢球影响学习,不是正经出路。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且接受专业系统训练的孩子,太少了。
选材面窄: 踢球的孩子基数小,能选的好苗子自然就少。 培养体系: 缺乏持续、科学、高质量的青训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职业队,这个链条好像不太顺畅。 足球文化: 整个社会对足球的理解和支持,跟足球强国比,还有很大差距。不是说球迷少,而是那种融入生活的足球文化还不够。
体制和管理,好像也有点乱
我还想到一点,就是咱们的管理体制。外行看热闹,但总感觉有点乱。足协的政策好像老在变,联赛规则也调整来调整去。有时候感觉过于注重短期成绩,比如搞归化,希望能立竿见影,但长远来看,本土球员的培养、联赛的健康发展,好像又被忽视了。
还有人提到赌球、假球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虽然咱没证据,但这些传闻肯定影响中国足球的形象和发展。
我琢磨了这么一圈下来,感觉中国男足弱,真不是单一原因。它是基本功、球员态度、青训体系、足球文化、管理体制等等一系列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就像一锅炖,各种问题都掺和进去了,想一下子理清楚、解决掉,太难了。这需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长期、系统地去改变。我一个普通球迷,也只能是干着急,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