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Illustrator CS3,那可真是有点年头了。我还记得当时刚接触这玩意儿的时候,那会儿电脑配置也就那样,跑个PS都觉得风扇嗷嗷叫,更别说这个AI CS3了。
一开始装上,打开一看,界面灰扑扑的,跟Photoshop有点像,但又感觉哪儿哪儿都不一样。听人说这玩意儿是搞“矢量”的,做出来的图放大不模糊,专门用来画图标、做logo、排版啥的。那时候我对矢量、位图啥的也是一知半解,就觉得挺新鲜。
摸索阶段
刚开始用,两眼一抹黑。最先碰的就是那个钢笔工具。我的天,简直是噩梦。点一下,拉一下,出来个怪怪的锚点和控制杆,画出来的线条跟蚯蚓似的,扭来扭去,完全不受控制。想画个圆滑的曲线?难!经常是画得我想砸键盘。
后来就学乖了点,先从简单的来:
- 形状工具:方块、圆圈、星星啥的,直接拖出来就行,这个简单,没啥难度。
- 文字工具:打字上去,换换字体,调调大小,也还行。就是有时候想让文字跟着路径走,或者做些变形,又得研究半天。
- 颜色填充:找那个色板,点一下,图形就上色了。还有个渐变工具,拖一下能出效果,但调得好不好看就另说了,经常调出很土的效果。
磕磕绊绊做东西
那时候正好想自己瞎鼓捣个小玩意儿,需要个简单的标志。就硬着头皮用AI CS3来画。
第一步,肯定是先用形状工具搭个大概的轮廓。比如一个圆圈套一个方块之类的。
第二步,尝试用钢笔工具勾勒一些稍微复杂的线条。真的是反复尝试,不停地按Ctrl+Z撤销。鼠标点下去,往哪边拖,拖多远,那个控制杆怎么调,全靠感觉和运气。画出来的东西经常是这里尖了,那里钝了。
第三步,就是组合。把画好的几个部分拼到一起。这里就得用到对齐工具,还有那个路径查找器,什么合并、分割、减去顶层之类的,点一点试效果。有时候点错了,整个图形就废了,又得重来。
第四步,上色和调整。选颜色,调渐变,加点描边。那时候还没现在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就老老实实用自带的色板和基础效果。
总算搞明白了点
捣鼓了很久,总算是弄出来一个勉强能看的“作品”。最有成就感的是,当我把那个做出来的玩意儿,在软件里无限放大,发现边缘还是那么清晰,一点马赛克都没有!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他们说的“矢量”是啥意思。跟用PS画图完全是两种感觉,PS放大就糊了,这个不会。
后来用熟练了一点,发现AI CS3做一些规整的、线条清晰的图形确实方便,比如画个简单的插画、做个宣传单页的排版啥的。虽然功能跟现在的版本比起来少得可怜,界面也老旧,但在当时,绝对是个干活的利器。
现在回头看,CS3确实是老古董了。但那时候用它一点点摸索、试错、最终做出点东西来的过程,印象还挺深的。也算是打下了点基础,至少知道了矢量图是怎么回事,钢笔工具也不是那么可怕了。虽然现在用新版本了,功能强大到眼花缭乱,但偶尔还是会想起当年用CS3慢慢抠图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