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m级”的事儿。这事儿,还得从我自个儿瞎折腾说起。
前段时间不是自己捣鼓了一个小摊子嘛刚开始那会儿,真是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就是凭着一股子热情往前冲。注册、跑手续,一堆事儿忙得脚不沾地。那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怎么让客户满意,压根儿没太在意那些评分、等级啥的。
运营了一段时间,该报税报税,该交的材料也都按时交。有一天,就收到个通知,说是要进行那个什么“纳税信用评价”。我当时心里还咯噔一下,寻思着这是啥玩意儿?会不会有啥麻烦?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了。
到处打听,也上网扒拉了些信息,才知道这玩意儿还分好几个等级,什么A级、B级、C级、D级,还有一个M级。看到这么多字母,我当时有点懵。A级最各种方便,D级最差,处处受限,这好理解。但这M级是干嘛的?不上不下的,有点奇怪。
我又去问了帮我处理税务的朋友,他给我解释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
- 这个M级,主要是给新开张的企业,或者那些一年到头没啥实际经营收入,但其他方面做得还行的企业准备的。
- 说白了,就是刚起步,底子薄,或者业务还没完全跑起来,给你一个观察期、过渡期的感觉。
- 不算但也绝对不算坏,算是个“新手标记”。
搞明白之后的心情
听他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头才算踏实了点。想想也是,我这摊子刚开没多久,流水是有,但要说多大规模的经营收入,那确实还谈不上。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阶段,能给个M级,也算是符合实际情况。
后来正式结果下来,果然是M级。收到那个通知的时候,没啥特别激动的感觉,就是觉得“,是这个,知道了”。有点像考试刚及格,松了口气,但也没啥值得炫耀的。
不过这事儿也给我提了个醒。
虽然M级现在对我影响不大,日常经营也没啥障碍,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谁不想往好了奔?这就像一个起点,告诉我接下来得好好干,把账目理清楚,把业务跑起来,争取下次能评个B级,甚至A级。毕竟信用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候可能真能派上用场,比如以后想扩大经营,需要贷款什么的,这信用等级可能就是个门槛。
现在我干活儿更仔细了。每一笔进出账都记得清清楚楚,相关的票据也都归置得整整齐齐。也算是这个“M级”给我上的一课,督促我把基础打扎实。咱不能老停留在“新手村”不是?得努力升级!
行了,今天就先唠叨这么多,算是我对这个“M级”的一点实践记录和体会。希望对同样在路上的朋友们有点小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