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老看到说那个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掉皮的事儿,说奥组委可能要查。这事儿,我看到新闻,心里头“咯噔”一下,立马就想起我自个儿捣鼓过的一个玩意儿,那经历,还真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事情得从几年前说起。我不是喜欢瞎溜达嘛有一回在一个挺大的展会上,搞活动送了个纪念章,当时看着金灿灿的,还挺沉,说是啥“特别纪念版”。拿回家就搁书架上摆着了,一开始瞅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亮闪闪的。
我的“掉皮”实践
摆了大概能有一年多,具体记不清了。有一天搞大扫除,我把它拿下来擦擦灰。这一拿不要紧,手感就不对劲了。原来那种滑溜溜、沉甸甸的感觉好像差了点儿。仔细一看,嚯!好家伙,边边角角的地方,尤其是经常被手指头捏到的地方,那金色好像斑驳了,露出底下一种暗沉的颜色,有点像黄铜,又有点发灰。
我当时就好奇了,这玩意儿不是说是纪念版吗?咋这么不经放?于是我的“研究”就开始了:
- 第一步:观察。 我先是拿着它对着光线翻来覆去地看。确实,不是我的错觉,那层金色真的就像一层薄膜,有的地方鼓起来一点小泡,有的地方已经破了,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 第二步:清洁。 我心想会不会是脏了或者氧化了?就拿了块软布,沾了点清水,轻轻擦。结果,擦倒是擦干净了,可那掉皮的地方更明显了,甚至擦下来一点点金色的碎屑。得,看来不是脏。
- 第三步:上手“破坏”。 好奇心上来了,挡不住。我找了个不显眼的背面边缘,用指甲稍微使劲抠了一下那个翘起来的皮儿。你猜怎么着?轻松就下来一小片! 跟撕一层塑料膜似的,底下就是那种暗色的金属。这下我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啥整体的“金”玩意儿,就是表面镀了一层东西。
- 第四步:查找对比。 我就上网随便搜了搜,看看这种纪念章一般都啥材质。果然,很多这种非官方、或者说就是普通纪念品性质的东西,为了好看又省成本,都是用锌合金或者铜啥的做个底子,然后在外面电镀一层仿金或者其他颜色的涂层。跟我手上这个情况,简直一模一样。
捣鼓完这一通,再看到新闻里说奥运金牌那个“掉皮”,说是剥落的不是镀金,是表面的涂层。我心里就“嗯……”了一声,感觉特别能理解。奥运奖牌那工艺肯定比我这纪念章复杂得多、讲究得多,材质也完全不一样。但那个“表面一层东西掉了”的感觉,我算是亲手实践体会过了。
有时候东西看着光鲜亮丽,到底底下是还真得时间或者咱这好奇的手去“检验”一下才知道。这事儿,也算是我生活里一个小小的实践记录,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