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裁判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tmyb

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底线裁判”这事儿,纯属个人实践,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还得从我最近看球说起,老是看到一些争议判罚,心里痒痒,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搞个东西来辅助裁判判断。正手头有点空闲时间,就决定撸起袖子自己试试。

我得搞清楚这“底线裁判”到底是干啥的。简单来说,就是在足球比赛中,主要负责判断球是不是完全越过了底线或者球门线,有没有进球,以及协助判断一些越位情况。听起来好像不难,但实际上,高速运动的足球,加上各种遮挡,人眼有时候真没法百分百准确判断。

底线裁判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所以我就琢磨着,能不能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说干就干,第一步,找数据!我四处搜罗各种足球比赛的视频,尤其是那种有争议判罚的片段,越多越然后就是吭哧吭哧地标注数据,把足球的位置、底线的位置、球员的位置都标出来,这活儿真是又脏又累。

数据有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算法了。一开始我尝试了一些比较传统的图像识别算法,效果不太理想,识别率不高,而且速度也跟不上。后来我了解到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效果很就决定转战深度学习。

我选择了YOLO(You Only Look Once)这个目标检测算法,因为它速度快,精度也还行,比较适合这种需要实时处理的场景。然后,我就开始搭建环境、配置参数、训练模型。这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CUDA版本不对、显卡驱动有问题、模型训练loss不下降等等,真是debug到头秃。

底线裁判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好不容易模型训练好了,我就开始测试效果。结果发现,在一些光线比较好、角度比较正的情况下,识别率还不错,但一旦光线不或者角度比较刁钻,识别率就直线下降。看来,这模型还是不够鲁棒。

为了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我又做了很多尝试。我增加了训练数据,把各种光照条件、各种角度的图片都加进去,让模型见多识广。我对模型进行了一些微调,调整了一些参数,使其更加适应足球比赛的场景。

经过一番折腾,模型的识别率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把模型部署到一个简单的服务器上,然后用摄像头实时捕捉画面,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识别。

底线裁判是什么意思?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我把“底线裁判”系统跑起来,效果还真不错。虽然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眼,但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比如说,在判断球是否完全越过球门线时,它可以给出比较准确的判断,避免一些争议判罚。

这回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出一个真正有用的东西,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耐心。图像识别看起来很炫酷,但背后却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不过看到自己的努力最终有了成果,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以后有机会,我会继续完善这个“底线裁判”系统,让它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