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聊聊“假球”这事儿。这词儿一听就挺大的,好像离咱们普通人挺远,都是职业赛场上的糟心事。但我自个儿就琢磨过,也算是亲身“实践”过这事儿的观察和记录。
那还是前几年的事儿了,我们单位自己搞了个内部的篮球联赛,部门之间打着玩儿,本来挺热闹,图个乐呵,顺便活动活动筋骨。刚开始几场都挺大家有输有赢,场上拼得也挺起劲,场下还是好同事。
当时啥情况?
打到后面几场关键比赛的时候,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有些平时打得挺猛的哥们儿,突然就手感冰凉,各种低级失误,传球直接传到对方手里,上空篮都能给你上丢了。你说状态不一场两场也就算了,连着几场关键时刻都这样,这就有点怪了。
还有就是防守,那防守简直就是“眼神防守”,象征性地伸手挡一下,人家轻松就过去了。这跟他们小组赛那会儿玩命防守的样子,完全两个人。
就爱琢磨事儿。当时我就纳闷了,这帮家伙图啥?咱们这比赛,没奖金没啥实质好处,最多就是赢了的部门年底聚餐能多个菜,至于吗?
我的“实践”过程
后来我就留心观察了。我做了几件事:
- 偷偷录像: 有几场我觉得特别奇怪的比赛,我就用手机在场边偷偷录了一小段,主要是想看看是不是我多心了。回去反复看了几遍,有些动作确实看着别扭,就是那种“该发力的时候没发力,不该失误的地方瞎失误”。
- 找人聊天: 我就去找了几个不同部门的、平时关系还行也爱打球的同事旁敲侧击地问问。有的人就打哈哈,说“就是没打好”,有的人就讳莫如深,让我别瞎打听。只有一个喝了点酒之后,跟我透了点口风,说是可能跟某些人私下里的小“彩头”有关,就是几个人之间自己赌点烟、饭啥的,但具体是谁跟谁,他也不肯细说。
- 对比数据: 我还找了之前几场的简单得分记录看了看,几个关键球员的数据确实在后面几场比赛里,尤其是得分和失误这两项,波动得有点离谱。
真没啥铁证。 你不能凭感觉或者几个看着别扭的动作就去指责谁谁谁打假球,毕竟咱这也不是啥专业比赛,没那么多技术分析,也没裁判报告。人家完全可以说就是累了、状态不好、或者就是“菜”。
但那感觉,就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本来挺好的一个活动,大家高高兴兴出身汗,结果掺杂了这些玩意儿,就没意思了。你看他们在场上“表演”,我在场下看着都觉得尴尬。
那联赛也就那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虽然没抓到什么现行,也没法去证实什么,但我自己心里有数了。从那以后,我们那帮人再凑一起打球,味道就有点变了。至少对我来说,看他们打球,总会不自觉地多想一层,乐趣少了很多。
这“假球”可能不光是那些大事,咱们身边这种小范围的、不为名不为利(至少不是大利)的“假”,有时候更让人寒心,因为它破坏的是最基础的那种玩儿的乐趣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