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又看到曹赟定的消息了。这名字现在一提,感觉就像个老熟人,在球场上晃了多少年了。
我记得刚开始看球那会儿,他还算是个小年轻,就是那个劲儿,在边路带球,有点愣头青,但真敢突。那时候觉得这小伙子有点意思。特地去翻了翻以前的报道,没错,好像是2011年,对国安那场,第一次亮相。那时候谁能想到他能在申花踢这么久。
翻看老视频的感受
前两天没事干,就找了他一些比赛集锦来看。真不是吹,有些球处理得是真漂亮,特别是那几脚传中,还有内切之后的打门。状态起起伏伏也正常,谁还没个低谷。
看到有个视频提到了他去年还是前年对武汉长江那个进球,说是挺神的。我就专门去找了那场比赛的回放看。过程嘛确实有点戏剧性。当时我就在想,这老将在场上,经验和那一下的灵光,有时候比年轻人体能硬冲还管用。
联想到自己的一些事
这让我想起我之前捣鼓一个老项目的时候。那项目代码,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新来的几个小年轻,冲劲足,上来就想大改,推倒重来。我当时就劝,说别急,先摸清路数再说。
- 先把现有逻辑跑通。
- 一点点加功能,做兼容。
- 遇到绕不过去的老问题,再想想巧办法。
结果? 他们不听,哐哐一顿改,表面上看着新功能上得飞快,结果底层一堆坑,测试的时候傻眼了,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还得是我这个“老家伙”,带着他们一点点往回找补,把坑填上。有时候,经验这东西,就是得靠时间熬出来,光有冲劲还真不行。
看曹赟定踢球,有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年轻时候靠身体、靠速度,现在年纪上来了,更多是靠经验、靠意识在踢。不是说他没速度了,而是处理球的方式更贼了,更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省着点用。这跟我们干活一个道理,老手知道怎么抓重点,怎么用巧劲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猛打猛冲。
看到曹赟定还在场上跑,还在进球,就觉得挺感慨的。一个球员能在同一支队待这么多年,本身就不容易。这其中的坚持和付出,估计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咱们球迷嘛看看球,聊聊过去的辉煌,再看看现在场上的表现,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