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

tmyb

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摆大巴”这个事儿。这不是说我真去开大巴了,是聊球赛里那个防守战术。

起因是啥

起因挺简单的,就是前阵子看了一场球,强队打弱队,那弱队真是把“摆大巴”这招用到了极致。全线退守,禁区里乌泱泱全是人,跟堵墙似的。当时看得我那叫一个憋屈,进攻队传过来倒过去,就是找不到缝儿。

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

看完之后我就琢磨,这“摆大巴”到底是个啥感觉?光看不过瘾,得自己体验体验,或者说,深入琢磨一下这个过程。

我的“实践”过程

我这岁数和体格,肯定不是说去球场上实践。我是找了个机会,跟几个老哥们儿玩实况足球(就是那个游戏)的时候,故意试了一把。

第一步:选队和心态调整

我特意选了个实力差一大截的队伍,对阵我哥们儿选的豪门。上来我就跟自己说,今天目标不是赢,是尽量不输,或者少输。心态得先放低,就准备挨揍,但是要挨得有尊严,不能被打花了。

第二步:战术板设置

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

这游戏里不是能调战术板嘛我直接把防线深度拉到最低,防守策略调成“全员防守”。阵型选了个五后卫,还把俩后腰也设置成死守不出位置。基本上,除了一个前锋在中线附近等着,其他人都堆在自己半场三十米区域了。

第三步:实际操作体验

  • 开场:果然,一开球,对方就把球权拿去了。我这边球员都缩在后面,我就控制着后卫和后腰,不停地在禁区前沿移动、补位、拦截。
  • 过程:那叫一个累!精神高度紧张,眼睛就盯着对方的球和队员跑位。得不停地切换控制的球员,去堵那个最危险的点。操作上就是疯狂按抢断和协防,但又不敢轻易上抢,怕失位。
  • 感受:真是憋屈!球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半场,感觉随时都要被进球。进攻基本谈不上,偶尔断下球,也是赶紧一个大脚往前开,找那个唯一的前锋,能不能拿到全看运气。
  • 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

  • 对方的反应:我那哥们儿也挺郁闷,他习惯了大开大合的进攻,碰到我这种铁桶阵,也是各种尝试,远射、下底传中、短传渗透,但效率都不高。他明显也急躁起来了。

的结果和体会

那局游戏结果是好像是0比1输了。虽然输了,但跟我预想的被打个5比0、6比0比起来,强太多了。而且能把强大的对手拖入这种泥潭,看着他急得跳脚,居然还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通过这回“实践”,我算是深刻体会到“摆大巴”的不容易了。

    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

  • 说白了,就是认怂:承认自己实力不行,所以才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弥补差距。
  • 极其考验防守纪律和专注度:场上十个人(除了那个前锋)思想得高度统一,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稍微一走神就可能被抓住空档。
  • 确实难看,也确实无奈:这种踢法观赏性几乎为零,纯粹是为了结果。但对于实力差距大的弱队来说,想拿分,这往往是唯一的选择。
  • 反击是关键:光守是守不住90分钟的,必须得有那么一两次偷袭反击的机会,能不能抓住,决定了“摆大巴”的最终成败。

这回“摆大巴”的琢磨过程,让我对这个战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虽然场面上不好看,甚至有点“反足球”,但存在即合理,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它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生存之道。

什么时候适合摆大巴?弱队挑战强队经常会用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