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决战欧洲”,跟我这把年纪的人关系不算太大了,毕竟熬夜看球这种事,年轻那会儿是家常便饭,现在是真有点顶不住。但去年那阵子,不知道着了什么魔,非要跟自己较这个劲。
为啥突然要“决战”?
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主要是那段时间,家里那位天天念叨,说我是一到大赛就“伪球迷”,只知道瞎起哄,连个越位都看不明白。我这暴脾气,能忍?我心想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回欧洲杯,我非得从头跟到尾,好好给她“科普”一下。 再说了,我儿子那小子,也开始对足球有点意思了,我这当爹的,总得有点“谈资”不是?
这“决战欧洲”对我来说,一半是为了证明自己,一半也是想找回点年轻时的激情,顺便在儿子面前显摆显摆。你看,就这么点儿小事儿,驱动力还挺足。
我的“作战”准备
要说这准备工作,我可是一点没含糊。那真是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 是“情报搜集”。我提前好几天就开始鼓捣手机上那些看球的软件,以前也就是扫一眼比分,现在是正儿八经研究赛程、看看各队分析。哪个队最近状态不行,哪个队是夺冠热门,哪个前锋最近脚头正,都得门儿清。那会儿记得英格兰踢得那叫一个纠结,虽然历史战绩看着挺牛,但场上就是便秘。瑞士队倒是偶尔能给你个惊喜。这些都得记小本本上。
- 是“后勤保障”。熬夜嘛咖啡、浓茶那是标配。我还特地去超市买了一堆平时不怎么吃的零食,薯片、花生、瓜子,就怕看着看着嘴巴寂寞。老婆看我这架势,直摇头,说我这是要“渡劫”。
- 再就是“作息调整”。决赛那几天,我特意白天多眯一会儿,就怕晚上顶不住。闹钟设了好几个,手机一个,老式闹钟一个,生怕错过了开球。那心情,真是跟盼过年似的。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学宿舍,几个兄弟凑一块儿,围着个小电视,那种期待感,真是久违了。
“激战”现场(我家客厅)
真到了比赛那天,特别是关键场次,比如决赛圈淘汰赛啥的。那真是从紧张到激动,心脏跟坐过山车似的。
我记得有一场球,具体哪场记不清了,反正踢得那叫一个胶着。双方你来我往,机会都不多。我这手心直冒汗,大气不敢喘。老婆在旁边看我那样,都说我魔怔了。儿子也学我,抱着个枕头,眼睛瞪得溜圆。
突然,一个反击,球进了!那一瞬间,我直接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嗷一嗓子!把老婆孩子都吓一跳。那种压抑了九十分钟,突然释放的感觉,太痛快了!真的,从蔫了唧到精神焕发,就是一个进球的距离。
也有看得憋屈的时候。支持的球队被进了球,或者踢得臭不可闻,我就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叨叨,跟个祥林嫂似的。那时候就特想找人吵一架,你说这球怎么能这么踢?
“决战”之后的一点念想
整个欧洲杯下来,黑眼圈是没少,体重也涨了点。但是,心里头挺舒坦。至少,我在家里的“球迷地位”是稳固了。现在跟老婆孩子聊球,咱也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人物了。她再也不说我是“伪球迷”了,顶多说我“看球费电”。
儿子,也因为跟我一起看球,对足球的兴趣更浓了。有时候还会问我一些战术问题,虽然我也半懂不懂,但能跟他一起讨论,感觉挺
这“决战欧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看了几场球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小小的自我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家庭互动。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结果嘛我觉得还挺值。下次再有大赛,我还得这么干,不过零食得少买点,真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