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想跟各位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围棋规则的图解。我一直对围棋挺好奇的,感觉黑白之间,学问深得很。但每次想正儿八经学学,一看那些文字规则,头都大了,什么“气”、“打劫”、“做活”,看得我云里雾里的。我就寻思,能不能自己动手,把这些规则画出来,弄得简单直观点儿?
最初的念头和准备
我是真没底。围棋这东西,感觉博大精深,我一纯小白,能行吗?但转念一想,不试试咋知道!我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找了张A4纸,一支笔,准备开干!
第一步,棋盘和棋子。这个简单,我就先画了个大概的棋盘样子。咱都知道围棋棋盘是19乘19的路,但我画图嘛不用那么标准,示意一下就行。然后,我找了俩不同颜色的笔帽,一个当黑子,一个当白子,这样比划起来方便。
开始图解规则
准备工作做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把规则“画”出来。
怎么下棋:
这个好理解,我就画了俩小人,一个拿黑子,一个拿白子,旁边写上“黑先白后,一人一下”。强调了不能一次下两步,这个得说清楚。
棋子的“气”:
这个“气”字,我一开始老是搞混。后来我琢磨明白了,不就是棋子能喘气儿的地儿嘛我就画了一个单独的棋子在棋盘中间,然后用箭头标出它上下左右紧挨着的空交叉点,旁边注明“这些就是它的气口”。我还特地画了在边上和角上的棋子,标出它们的气比较少,让看的人一目了然。
提子:
这个刺激!怎么吃掉对方的子?我就画了个场景:几个白子把一个黑子所有的“气”都堵死了,然后在旁边画了个“X”把那个黑子划掉,再画个小手把黑子拿走的样子,旁边写上“没气了,提走!”。这样一看就懂,比干巴巴说“无气之子要被提取”好理解多了。
禁着点(或者叫禁止落子的地方):
这个也挺重要。就是你下完这步,自己的子立马就没气了,还提不掉对方的子,那这个地方你就不能下。我画了个例子,一个黑子如果下在某个点,自己马上就挂了,旁边打个大大的叉,写上“不能送死!”。
打劫:
这个“劫”,刚开始真是把我绕晕了。我就画了一个简单的“单片劫”的形状,就是双方可以来回提一个子的地方。然后特别注明:“提完一次,对方不能马上提回来,得先在别的地方走一步,等下一手才能再提。”我还在旁边画了个小日历翻过一页的图标,表示要“隔一手”。
活棋和死棋:
这个是判断输赢的关键。啥叫活棋?简单说就是有至少两个“真眼”的棋。啥是“眼”?就是棋子围住的空点。我就画了几块棋,有的有两个或更多明确的“眼”,旁边画个笑脸,写上“活!”;有的棋只有一个眼,或者眼形不完整,旁边画个哭脸,写上“危险,可能死翘翘”。
地盘怎么算:
就是算地盘了。我就画了一个终局的示例图,把黑子围住的空点标成黑色区域,白子围住的标成白色区域,然后数格子。旁边写上“谁围的地盘大,谁就赢得多”。实际计算还要加上提掉的子,我也简单提了一句。
捣鼓过程中的体会
整个过程下来,我发现用图画的方式来理解规则,确实比纯看文字要轻松不少。每画一个规则,我就得先自己彻底想明白,再想办法用最简单的图形表达出来。有时候一个点卡住了,我就在纸上反复摆棋子,模拟各种情况,直到自己完全搞懂为止。
比如说那个“打劫”,我一开始画了好几个版本,总觉得差点意思。后来想到用“隔一手”这个说法,再配个小图标,感觉就清楚多了。
画完之后,我把这些图解拍下来,整理了一下。 虽然画得不专业,有点歪歪扭扭,但自我感觉还是挺实用的。至少我自己现在对围棋的基本规则算是门儿清了,再去看一些棋局讲解,也能大概看明白点门道了。
的成果与分享
最终,我算是捣鼓出了一套自己画的“围棋规则图解”。虽然可能在大神眼里很初级,但对我这种纯新手来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实践。从完全不懂,到能把规则一条条画出来解释清楚,这个过程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今天把这个实践过程分享出来,也是想告诉大伙儿,很多看起来复杂的东西,只要肯动手去琢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也没那么难。希望我这点小小的实践记录,能给同样想了解围棋的朋友一点点启发!下次有机会,我还想试试看能不能把一些简单的定式也画出来,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