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网盘分享,我可真是有不少磕磕绊绊的经历。以前我用网盘,那叫一个随心所欲,随便点点就分享出去了,结果?要么就是朋友说链接打不开,要么就是过了好久我自己都忘了分享过文件还傻乎乎地在那儿公开着,想想都后怕。
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好好琢磨这事儿的,是有一次帮小区搞活动,我负责收集和分发各种照片、视频和文档。那次可真是手忙脚乱,几百个文件,传来传去,用U盘拷,人又多,传来传去容易丢。决定用网盘。
第一步:整理和登录。
我先把所有文件分门别类在电脑上整理哪些是照片,哪些是视频,哪些是给负责人的,哪些是大家都能看的。然后,我打开了自己常用的那个网盘,输入账号密码,登录进去。这一步没啥好说的,基本操作。
第二步:上传文件,建立文件夹。
登录进去之后,我没急着一股脑全上传。我先在网盘里新建了几个文件夹,比如“活动精彩瞬间”、“宣传材料”、“志愿者通讯录”等等。这样条理清晰,后面分享起来也方便。然后,我选择对应的文件,上传到这些文件夹里。大一点的视频,我还特意压缩了一下,不然上传慢,别人下载也费劲。
第三步:精细化分享设置,这是关键!
这可是我以前最忽略的地方。这回我学乖了。
- 对于“活动精彩瞬间”这种大家都能看的,我选择了文件夹,然后点了“分享”。在分享设置里,我创建了一个公开链接,但是,我给它设置了一个有效期,比如7天。过了7天,链接自动就失效了,省得我操心。
- 对于“宣传材料”这类需要给特定人看的,我选择了“创建私密链接”,网盘自动生成了一个提取码。我把链接和提取码分别发给负责人,这样就安全多了。
- 至于“志愿者通讯录”,这个就更敏感了。我是直接使用了网盘的“共享文件夹”功能。我把几个核心组织者的账号添加为共享成员,并且给他们设置了不同的权限,有的人只能查看,有的人可以编辑。这样一来,大家协作起来方便,文件的安全也有保障。
第四步:告知与后续管理。
分享链接弄好后,我不是直接甩个链接就完事了。我会简单说明一下这是什么文件,提取码是有效期到什么时候。活动结束后,我还特意检查了一下我的分享列表,把一些不再需要的链接手动取消了分享。虽然设置了有效期,但自己再检查一遍总没错。
实践后的心得
自从那次之后,我用网盘分享文件就规范多了。总结下来就是:
- 先整理,再上传。 磨刀不误砍柴工。
- 分类分享,按需设置。 不是所有文件都适合公开链接,也不是所有分享都需要永久有效。
- 多用提取码和共享文件夹。 对于重要的或者需要协作的文件,这俩功能真的太有用了。
- 定期检查分享状态。 别让自己的文件成了“网络游魂”。
说起来复杂,操作几次就熟练了。现在分享文件,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的。这都是实践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