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访问受限空间,听着挺玄乎,干起来就是那么回事儿,但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自个儿的经验,分享给大伙儿瞅瞅。
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每次要进那种犄角旮旯的地方,我第一件事儿绝对不是直接冲,而是先把家伙什儿都给捋一遍。你想,进去了发现少个扳手,或者绳子不够长,那不抓瞎嘛工具清单我都会提前列然后一件一件检查,确保都是好的,能用的。特别是那些安全装备,比如安全帽、呼吸器、安全绳啥的,更是马虎不得,都得是经过检验合格的。
然后,就得琢磨琢磨这趟进去是干里面啥情况,有啥危险没。这就是他们说的啥“风险评估”。我一般会找几个老伙计一起合计合计,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在前头。比如说,里头是不是缺氧?有没有啥有毒有害的气体?空间是不是特别矮小,转身都费劲?这些都得搞清楚。搞清楚了,才能定下来咋干,谁负责万一出事儿了咋办。
入口把关,安全第一
真到门口了,也不是抬脚就进。我一般会先瞅瞅入口,够不够大,牢不牢靠,有没有啥警示牌杵在那儿,告诉别人“里头有人,别乱动!”之类的。通风设备也得提前架设保证里头的空气是流通的。要是那种罐子、管道啥的,还得确认跟它连着的其他管线阀门都关死了,最好是加个盲板给它物理隔断,省得干着活儿,那边突然给你来点“惊喜”。
- 检查通风:我通常会先用鼓风机往里头猛吹一阵子,把浊气换出来。
- 气体检测:然后拿个小仪器伸进去测测,氧气含量够不够,有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有害气体超标。这玩意儿不合格,说啥也不能进。
- 确认隔离:再三确认所有可能通向这个空间的管道、阀门都关死了,并且挂上了“禁止操作”的牌子。
正式开干,时刻警惕
前面这些都妥了,才轮到人进去。进去也不是一个人闷头干。外面必须得留人守着,我们管这叫监护。监护的人得时刻注意里头的情况,还得跟里面的人保持联系,比如通过对讲机或者约定的敲击信号啥的。万一里面的人感觉不对劲,或者出了啥意外,外面的人能第一时间知道,赶紧采取措施。
我在里头干活儿的时候,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动作不能太大,尽量避免扬起灰尘啥的。而且会时刻留意自己身体的感觉,一旦觉得憋气、头晕或者有啥不对劲,立马就得跟外面的人说,准备撤。安全绳那头,外面的人也得一直看着,确保绳子是松紧适度的,万一要拉人,能使得上劲儿。
干完活儿出来,也不是就完事儿了。工具得点清楚了带出来,不能落下啥在里头。人出来之后,还得再检查一遍身体状况,确保没啥问题。然后就是把之前隔离的那些阀门、盲板,按照规定恢复原状。
说白了,就这么一套流程。听着好像挺麻烦,但每一步都是用教训换来的。安全这玩意儿,不怕啰嗦,就怕万一。毕竟咱是进去干活儿的,不是去探险的,平平安安出来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