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的生活消费高不高?日常开销大揭秘!

tmyb

得,今天就来聊聊我去科威特那趟的实践记录。那地方,真是让我开了眼界,尤其是花钱这事儿,感触太深了。

初到贵境的盘算

刚开始落地科威特,哥们儿我寻思着,这石油国,富得流油,好东西肯定多,指不定还能淘换点啥便宜货。出发前也瞄了几眼攻略,说啥的都有,有的说贵,有的说有些东西比国内还便宜。就喜欢自己亲自试试。

科威特的生活消费高不高?日常开销大揭秘!

我的计划很简单:先不急着去那些金碧辉煌的大商场,打算先摸摸当地人常去的市场,看看日常消费是个啥水平。心里还盘算着,一百块人民币能干点能不能吃顿像样的当地饭。

现实的“一巴掌”

结果?现实很快就给我上了一课。我先去找了个小卖部,想买瓶水。好家伙,一看价格,我当时就有点蒙。一瓶普通的饮用水,换算成人民币,比咱国内贵了不少。当时我就嘀咕,这地方连水都这么金贵?后来才知道,科威特缺水,大部分淡水都靠海水淡化或者进口,成本能不高嘛

然后就是吃饭。我特地找了家看起来不那么“游客”的馆子,想着能接地气点。点了个当地常见的烤肉配饼子,再加个沙拉。味道还行,就是结账的时候,一看账单,嚯,那一顿饭,如果按一百块人民币的标准,那基本上就只够一个人吃个主食,想再加点啥喝的或者小菜,就悬了。当时那个第纳尔兑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1比23上下,所以随便一个小东西,乘以23,数字一下就上去了。

我当时的感受是:

    科威特的生活消费高不高?日常开销大揭秘!

  • 日常用品,特别是食品和饮用水,价格不便宜。
  • 在外面吃饭,即便不是啥高级餐厅,人均消费也挺高。
  • 想用国内“百元大钞”的概念在这边潇洒,难度不小。

深入探究与发现

我这人就是这样,遇到想不通的事儿就喜欢琢磨。为啥这么贵?后来几天,我多转了转,也跟当地商店的老板聊了聊,慢慢就明白了。

科威特的生活消费高不高?日常开销大揭秘!

核心原因就是:进口依赖。科威特很多东西,从吃的到用的,甭管是蔬菜水果,还是电子产品,甚至是建材,大部分都得从国外运进来。你想,这运输成本、关税啥的一层层加上去,到了消费者手里,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我还特地去了一趟他们的大型超市,那里面商品倒是琳琅满目,各国货品都有,包装也精美。但价格标签,啧啧,看得我直吸凉气。有些进口零食,比原产国贵个两三倍都正常。反倒是有些奢侈品,比如名牌手表、包包啥的,因为税率不同,据说可能比国内便宜点,但我这回主要目的是体验生活,对那些也没太关注。

我还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本地人开车那叫一个猛,油价便宜嘛几乎家家都有车,还不止一辆。但你要是想打车,那费用也不低。公共交通系统,感觉对外来人来说,不是特别方便,所以出行成本也是一块不小的开销。

最终的体会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和观察,我算是搞明白了。科威特这地方,虽然靠石油富裕,但生活成本,尤其是对我们这种短期过去体验的,或者以外籍身份在那儿工作的,确实不低。他们的高收入是建立在石油经济上的,但日常消费品由于高度依赖进口,价格自然就下不来。

简单说,就是赚钱的逻辑和花钱的逻辑,跟咱们这边不太一样。你要是拿着当地的工资,可能觉得还但要是拿着人民币去换算,很多时候就会觉得“肉疼”。那句“10科威特第纳尔能换238人民币”听着挺多,但真花起来,也就买不了太多东西。

科威特的生活消费高不高?日常开销大揭秘!

这趟科威特之行,让我对“富裕”和“生活成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假。下次再去类似的地方,我心里就有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