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幻境到底是什么?(带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tmyb

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心灵幻境”这个事儿。听着挺玄乎的,对?一开始我也觉得是啥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后来自己琢磨了一阵,才发现,嗨,没那么复杂。

一、最初的瞎琢磨

刚开始接触这词儿,我就想,这“心灵幻境”是不是得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闭上眼就能进入一个特牛逼的世界,要啥有想啥来跟做白日梦差不多,但听着更高级点。我就尝试着去“构建”这么一个地方。比如,我幻想自己在一个特别安静美好的林子里,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周围还有小动物,一片祥和,就跟那句“精神世界有一束光,通向美仿佛置身于一个魔法般的夜晚森林中”说得差不多。

心灵幻境到底是什么?(带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结果? 坚持不了几分钟就走神了。要么想着待会儿吃要么琢磨工作上还有啥没干完。那“幻境”,刚搭了个草台班子就塌了。我就纳闷了,咋回事?难道我慧根不够?

二、碰壁与反思

折腾了几次都不得要领,我就开始反思了。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我发现,我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怎么看我,或者“别人”希望我怎么样上。就比如,我做个啥事,老琢磨张三会不会觉得我傻,李四会不会觉得我异想天開。这种想法一多,脑子里就乱七八糟的,跟一锅粥似的。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造了个“困境”吗?

后来我看到个说法,叫啥“投射偏误”,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老把自个儿的想法往别人身上套,觉得别人也跟我们想的一样。我一琢磨,可不就是嘛我老觉得别人在评价我,大部分时候,人家压根儿就没注意到我,或者人家想的跟我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都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幻境”,一个负面的幻境。

就拿工作来说。有一次我辛辛苦苦做个方案,交上去之后,老板半天没回复。我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完了,肯定是不满意。”、“是不是觉得我能力不行?”、“要不要主动去问问?会不会显得我太急躁?” 就这么胡思乱想了一下午,心情差到爆。结果第二天老板叫我过去,说方案挺就是他昨天太忙了没顾上看。你看,这一下午的“心灵煎熬”,纯属自找的。

三、我的实践与小成

心灵幻境到底是什么?(带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明白了这点,我就开始换个思路了。与其去构建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幻境”,不如先把我自己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负面幻境”给清除了。

我是怎么做的?

  • 第一步,觉察。 当我又开始瞎琢磨,比如觉得别人可能对我有意见的时候,我先让自己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还是我自己想的?”
  • 第二步,拉回来。 如果发现是自己瞎想,就赶紧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拉回到当下我能控制的事情上。比如,与其猜测老板满不满意,不如把手头的工作再检查一遍,确保没问题。
  • 第三步,减少输入。 我发现,很多焦虑和胡思乱想,都是因为接收了太多杂乱的信息。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刷手机看那些有的没的,多给自己留点安静的时间。
  • 心灵幻境到底是什么?(带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 第四步,找点实在的寄托。 比如,我会去跑跑步,或者专注于做一道菜。当身体动起来,或者全神贯注做一件具体的事时,脑子里的杂念自然就少了。

慢慢地,我发现,当我不再刻意去追求那个“魔法森林”般的幻境,也不再被自己脑补的“负面幻境”所困扰时,我的内心反而平静了很多。这种平静,可能才是“心灵幻境”更真实的状态。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场景,更像是一种内心的清明和安宁

我不再追求什么神奇的体验了。就是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不给自己的脑袋加太多戏。偶尔夜深人静,回顾一天,觉得心里踏实,没啥过不去的坎儿,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就挺“幻境”的了。说到底,这玩意儿还是得自己亲身去体会,去调整。别人的经验是别人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子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