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黄忠弓,一开始我也就是听个响儿,跟咱平时聊三国差不多,图一乐呵。什么张飞的矛,关羽的刀,听着都带劲。后来不知道在哪儿瞅见一句,说黄忠那把弓,不得了,简直神了。
寻根究底:这弓到底啥来头
就好钻牛角尖,一听这黄忠弓这么玄乎,我这劲儿就上来了,非得扒拉扒拉它是个啥玩意儿。我就上网瞎搜呗,各种说法都有,看得我眼都花了。 有的说他能开“二石力”的弓,还有的说是什么“万石弓”,乖乖,这名头一听就不是凡品。材料?更是传得神乎其神,说是用啥“紫檀木”做的,这木头比铁还硬,偏偏又轻得很。你说这不是扯吗?哪有这样的木头。
- 还说黄忠老爷子天生神力,不然也摆弄不了这种硬家伙。
- 最有名的就是长沙那一仗,本来能一箭结果了关二爷,愣是手下留情,射了个盔缨。讲究!真讲究!
我的折腾:琢磨“二石力”是多大劲儿
这“二石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琢磨了好几天。古时候那一石,有人说差不多一百二十斤,那“二石”可就是二百四十斤了!你想想,光是把这么个玩意儿拉开,就得二百多斤的力气。 我自个儿掂量了一下,我这身子骨,平时去健身房推个铁都吭哧瘪肚的,还拉二百斤的弓?那不纯粹是跟自个儿过不去嘛
我还特地去查了查现在的弓,那些奥运会上比赛用的,磅数换算过来,跟这“二石力”一比,那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家那是比赛,黄忠那弓可是实打实上阵杀敌的家伙事儿,能一样吗?
我这人手欠,还真动过念头,想着能不能找块差不多的木头,自己瞎比划一个,体验体验。结果?木头没找着合适的,光是琢磨那结构和力道,就觉得头大。 后来去一个射箭体验馆玩,跟那儿的师傅聊了几句。人家一听我说“二石力”,直接摆手,说那是传说中的东西,现在的材料和工艺都难复刻,更别说人了,能拉开一百多磅的现代弓,那都算大力士了。
得,我这“实践”,基本上就是在脑子里演练,外加到处看看问问。真要上手造一个,或者拉开一个,那纯属白日做梦。
琢磨完了:一点不成熟的小想法
所以说,这黄忠弓,传得神神叨叨的,什么紫檀木、万石弓,我估摸着里头肯定有后人吹牛的成分。毕竟是名将嘛故事总得精彩点不是?但黄忠箭术厉害,那肯定是没跑的。 正史上都写着,不会瞎说。他那把弓,不管是不是真叫“万石”,材质是不是真那么玄乎,肯定是一把好弓,称得上他的本事。
我费这么大劲瞎折腾这一通,觉得,这黄忠弓,更多的是个念想,是个象征。它代表了黄忠那股子百步穿杨的准头,那股子老当益壮的劲儿,还有那份忠义。咱普通人,肯定学不来他拉开几百斤硬弓的本事,但学学人家那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头,还是挺实在的。
就跟我琢磨这弓似的,一开始也是道听途说,后来自己动手查资料,再后来到处问问、比划比划,虽然也没真捣鼓出个啥名堂,但也算把这事儿弄明白了不少。这过程本身,不也挺有意思的嘛起码以后跟人吹牛的时候,咱也能多说几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