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又聊到亚冠分组这事儿了。每次一到抽签那几天,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既期待又有点犯怵。这分组规则,我每次都得重新琢磨一遍,感觉比我上学时候解数学题还费劲。
我记得很清楚,就像去年那次,好像是北京时间8月24日下午,我特地搬了个小板凳守在电脑前。一开始还行,什么东亚区、西亚区分开抽,这个咱明白,就是把亚洲这么大地儿,咔嚓分成两半,各玩各的,直到决赛才可能碰头。这还算简单明了。
但接下来就头大了。每个区再分好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塞四支队。然后就开始念叨哪个队是种子队,哪个队是第二档、第三档,还有通过附加赛辛辛苦苦打上来的,比如去年那个浙江队,真是不容易。每次看到有中超球队的名字出来,心就咯噔一下,赶紧瞅瞅同组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是所谓的上上签还是掉进了死亡之组,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几个月看球的心情。
我就发现,这亚冠分组,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抽出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有时候感觉自己球队分了个不错的组,心里美滋滋的,结果真踢起来,各种不顺。有时候看着对手都挺强,心里直打鼓,反而能拼出来。这所谓的签运,听听就别太当真。
说起来,我为啥对这分组这么上心?
也不全是为了看热闹。主要是之前有一次,被这事儿给“坑”过。那会儿我刚开始看亚冠没多久,啥也不太懂。有一次抽签结果出来了,我一哥们儿,铁杆球迷,非拉着我分析。他说我们支持的那支队,这回分组形势大保送八强没问题。我一听,也挺高兴,就跟着瞎起哄。
结果?小组赛第一场就输了个灰头土脸。我那哥们儿当时脸都绿了。后来几场也是磕磕绊绊,差点小组都没出线。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这纸面上的分析,看看就行,足球是圆的,啥事儿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有时候比赛连个VAR都没有,那判罚争议能吵翻天,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而且这规则还老变。今年叫这个赛制,明年可能又换花样了。听说以后还要搞什么亚冠精英赛,赛制又要调整,什么小组赛阶段,淘汰赛16强阶段都还是东西亚分开比,到了四强才混抽。我这脑子,真是有点跟不上了。有时候我就在想,咱安安生生看个球不好吗?非得整这么复杂。搞得我现在每次看分组,都得先去网上搜半天最新的晋级规则,什么小组前两名出线,还有算小分、算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比我当年算高考分数都认真。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嘴上老抱怨,但每次亚冠分组一出来,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凑过去看。毕竟这是咱自己家门口最高水平的俱乐部比赛了嘛甭管过程多折腾,多揪心,只要自己支持的球队还在踢,就还是会一场不落地看下去。这可能就是球迷的“贱皮子”属性,痛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