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棉花糖,我跟你们讲,这玩意儿的发明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浪漫。不是哪个厨子在厨房里瞎鼓捣,灵机一动就搞出来的。我前阵子也是闲得慌,没事儿就琢磨这棉花糖到底咋来的,结果上网一顿扒拉,发现里头的说法还真不少,挺有意思。
最早我看到一个版本,说是美国有个叫托马斯·霍顿的哥们儿,那还是1892年的事儿。他本身就是个做糖果的,据说他把糖浆、明胶,还有棉花——你没听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个棉花——给混一块儿,整出了最早的棉花糖。我当时一看就懵了,棉花?那玩意儿能吃?不得剌嗓子、噎得慌?反正我是不敢尝,想想都觉得牙碜。
后来我又翻到一个说法,这个听起来就靠谱多了,也更广为流传。说是差不多1900年代那会儿,有个牙医,你敢信?一个牙医,居然跟一个糖果制造商勾搭上了,俩人合伙。我就纳闷儿了,牙医不琢磨怎么帮人补牙、治牙疼,反倒跑去开发更容易让人蛀牙的甜食,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活儿干,回头生意更好嘛这俩人捣鼓出来一个机器,特神奇,能把糖加热融化了,然后用离心力那么一甩,那糖浆就变成一根根细丝儿飘出来。这么一说,这不就是咱们现在吃的棉花糖那个意思了嘛
据说这俩人还挺有商业头脑。他们在1904年那个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就把这“仙女丝”——当时他们管棉花糖叫这个名儿——给亮出来了。结果?卖得那叫一个火爆!听说当时还挺贵的,但架不住人们瞧着新鲜,都抢着买。所以你看,这棉花糖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小作坊的偶然发现,人家是正儿八经搞发明,还懂得包装和市场推广。
民间传说里还有更邪乎的版本。有鼻子有眼地说,是一个瑞典人在一次聚会上犯迷糊,把甜菜根错当成别的什么玩意儿给扔搅拌机里了,结果就出来一团乱七八糟的丝状物。后来他受这个启发,直接拿白糖放进去加热,就这么着发明了棉花糖。这故事听着就跟段子似的,戏剧性太强了,真实性嘛我就不多评论了。不过话说回来,很多发明不就是这么阴差阳错、歪打正着来的嘛谁也说不准哪个版本才是真的。
这棉花糖到底是谁第一个琢磨出来的,现在也是众说纷纭,没个铁板钉钉的准信儿。就跟好多老掉牙的故事一样,传着传着就添油加醋,走了样儿。但不管怎么说,能把一把普普通通的白糖,变成这么一团蓬松轻盈、入口即化的“云彩”,也真是够神的。下次我再看到小孩子举着棉花糖,满脸幸福地舔着,估计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不务正业的牙医了,也算是个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