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铜锭,我自个儿也算是瞎折腾过一阵子。倒不是为了发什么大财,纯粹就是一种,怎么说,手痒,加上一点点好奇心作祟。
最初的念头
那还是前几年,家里搞了次旧物大清理,翻出来不少废旧的电线、水管接头什么的。我一看,这些玩意儿里头可都是铜,黄澄澄的,扔了怪可惜的。那时候刚好在网上瞧见人家玩熔炼,把些个破铜烂铁熔成一块块整齐的铜锭,看着就那么回事儿,心里头就活泛起来了。
我想着这不就是变废为宝嘛咱也试试,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万一哪天这铜价涨了,说不定还能换俩小钱儿,就算不换钱,摆弄几块自己做的铜锭,也挺有成就感的不是?
动手开干:收集与准备
念头一起,我就开始行动了。先把家里那些废铜线扒拉出来,费老鼻子劲把外头的塑料皮给剥了,露出里头的铜丝。有些铜管子比较粗,还得用小钢锯给它一段段截开。这活儿看着简单,真干起来还挺磨人的,尤其是那些细电线,剥皮剥得我手指头都快抽筋了。
收集到的铜料品相不一,有发亮的,有氧化的,还有些带点杂七杂八的东西。我就把它们尽量清理干净,想着杂质少了,熔出来的铜锭能纯一点儿。
熔炼的尝试:烟熏火燎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熔炼。我可没啥专业设备,就找了个旧的铁皮桶,里头垫了些耐火砖,想着弄个简易的炉子。燃料嘛一开始用木炭,后来觉得火力不够,又折腾着用煤。坩埚也是个大问题,找了个小的铸铁小锅凑合着用。
第一次点火,好家伙,浓烟滚滚的,呛得我眼泪直流。把铜料放进小铁锅里,架在火上烧。心里头挺忐忑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烧了得有小半天,那铜块儿才开始慢慢变红,然后一点点化开,变成了亮晶晶的铜水。那一刻,别提多激动了!
不过问题也来了,铜水表面有不少浮渣,得想办法撇掉。我用个铁条子小心地刮,但总刮不干净。而且那温度高得吓人,离得老远都能感觉到热浪。
铸造成型:歪歪扭扭的铜疙瘩
铜水化得差不多了,就得赶紧浇铸。我事先找了几个小铁模具,就是几个废弃的铁盒铁碗啥的。把滚烫的铜水往模具里倒,这可是个技术活,手一抖就容易洒出来。而且铜水冷却得也快,操作得麻利点儿。
等了老半天,等那铜水彻底冷却凝固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模具里敲出来。你猜怎么着?出来的根本不是我想象中那种光洁平整的铜锭,而是几个歪歪扭扭、表面坑坑洼洼的铜疙瘩!有的还有气孔,有的边缘还不齐整。跟我网上看到的那些亮闪闪的成品,简直是两码事。
不过虽然丑是丑了点,毕竟是自己亲手弄出来的第一批“铜锭”,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心里头还是有点小满足。
后续的琢磨
后来我又试了几次,改进了一下“工艺”,比如尽量挑干净的铜料,火烧得更旺一些,撇渣也更仔细一点。出来的铜锭品相是好了一些,但离专业水平还差得远。
折腾了这一通,我也算是明白了,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做起来门道还不少。而且就我这点产出,真要拿去卖钱,那可真是不够费事的。我还特地去打听过,这铜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高点,有时候低点,听人家说,这跟什么全球经济好不好、工厂用得多不多都有关系。经济一到处开工建设,铜的需求就上去了,价格可能就涨点。要是经济不景气,那铜价也就蔫了。咱一个小老百姓,也搞不懂这里面那么些弯弯绕。
我这几块自己做的铜锭,也没想着卖,就当个玩意儿摆在工具房里了。偶尔拿出来看看,想想当初烟熏火燎折腾它们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至少,下次再看到铜锭,我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也算是一种经历了,对?这动手的乐趣,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