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个所谓的“德国绝杀”是怎么一回事,不是说我真去踢球搞了个绝杀,那可就扯远了。这事儿,得从我当年熬夜看球,顺便琢磨一个挺头疼的小玩意儿说起。
那晚的背景
记得那是好几年前了,具体哪场比赛我现在脑子有点糊涂,好像是某个重要杯赛,德国队对阵一个挺难缠的对手。我,那会儿正好手头有个小项目,也不是啥大不了的活儿,就是给一个朋友做个小程序,用来记录点日常数据啥的,但他催得紧,说第二天就要看到个大概的雏形。
我就一边开着电脑,代码敲得噼里啪响,一边,电视机开着静音,就留个画面在那儿,时不时瞟一眼。心想着,这德国队嘛稳得很,应该没啥大问题,我这代码也能顺利推进。
实践过程中的“分心”与“投入”
我确实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代码上的。那朋友的需求虽然简单,但有些小细节特别磨人。比如他要一个特别奇葩的排序方式,还要能根据输入的心情自动换背景颜色,搞得我焦头烂额。我就寻思着,这球赛也就是个背景音,影响不了我。
可踢着踢着,场面就不太对劲了。德国队好像迟迟打不开局面,对方防守得跟铁桶似的,偶尔还打几个犀利的反击,看得我心里也跟着揪起来。代码敲着敲着,心思就慢慢往电视那边飘了。
- 一开始是每隔十分钟瞟一眼;
- 后来变成每隔五分钟;
- 再后来干脆就是代码窗口最小化,时不时就切过去看直播了。
我朋友那个小程序的需求文档就摊在旁边,上面用红笔圈了好几个重点。我跟自己说:“看完这几分钟就继续,看完这几分钟就继续……”结果,这“几分钟”就变成了大半场。
“绝杀”时刻与我的“项目绝杀”
比赛进行到阶段,比分还是僵持不下,眼看着就要闷平了。我这心里也急,一方面是替德国队急,另一方面也是替我那还没搞定的小程序急。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准备关电视专心搞代码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我记得特清楚,大概是补时阶段,德国队一个经典的边路传中,然后一个头球,球进了!就是那种压哨进球!整个球场都炸了,解说员吼得声嘶力竭。我当时也激动得不行,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嘴里“哇操”“牛逼”地乱喊。那一刻,什么小程序,什么朋友的催促,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等我平复下来,再去看电脑屏幕上的代码,脑子已经成了一团浆糊。那种极致的兴奋劲儿过后,是深深的疲惫感。再想集中精神去琢磨那些逻辑,简直比登天还难。
结果?那天晚上,小程序自然是没搞定。第二天硬着头皮跟朋友解释,说碰上技术难题了,(是看球看嗨了给耽误了,这哪好意思说)。他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也没说
实践后的反思
这个“德国绝杀”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球赛记忆。它更像是一个实践中的“中断点”。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能一心二用,能把工作和娱乐完美结合,但真到了那种情绪被极致调动的时候,啥计划都得靠边站。
从那以后,我就学乖了。再有重要的工作或者任务在截止日期前,如果碰上这种可能会让我极度兴奋或分心的大事,我一般会选择先专注搞定一头。要么先把活儿干完再安心娱乐,要么就干脆请个假,痛痛快快玩一场,第二天再全力投入工作。不然,就像那次一样,球是看爽了,项目差点“绝杀”了我自己。
这就是我关于“德国绝杀”的实践记录,听起来有点不务正业,但生活嘛不就是这样,总有些意外的小插曲,让你学到点哪怕这代价是耽误了点正事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