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当年捣鼓“卡拉赞之夜”那堆卡牌的经历。那会儿刚出这个冒险模式,我可是激动了好一阵子,毕竟麦迪文这名头在魔兽里可是响当当的。
一、冒险开启与初步体验
记得当时是第一时间就解锁了序章,免费送了那个“魔法乌鸦”和“火焰之地传送门”。老实说,乌鸦这玩意儿德鲁伊带着还行,1费2/2野兽,前期能占点便宜。传送门,法师用着,打5召个5费怪,有时候能出惊喜,有时候也挺坑的,比如召个只有身材没啥用的白板。
然后就是一关一关地打下去,攒金币开或者直接掏钱。我当时是慢慢用金币磨的,一边打一边琢磨每关的BOSS机制,还挺有挑战性的。每打过一个区,就能拿到几张新卡,那种期待感现在想想都挺有意思的。
二、核心卡牌的实践与感受
要说印象深的卡,那可太多了。
馆长这张牌,刚拿到手的时候觉得一般般,7费4/6嘲讽,抽一张野兽、龙和鱼人。后来才发现,这家伙在一些特定构筑里简直是神卡,稳定过三张,还能护脸,宇宙卡组里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我当时也组了套带馆长的宇宙术,玩起来手牌那叫一个足。
然后是巴内斯,这家伙可真是个话题人物。4费3/4,战吼拉个牌库里随从的1/1复制。刚开始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他的威力,直到各种骚套路被开发出来。什么拉亚煞极、拉女王、拉大螺丝,简直不要太酸爽。我记得自己用猎人带巴内斯,就指望他能拉个狮子或者女王出来,一旦成功,场面优势就很大了。
麦迪文,守护者这张橙卡,8费7/7,战吼装备埃提耶什,守护者的传说之杖。这把鸡腿杖的效果是,你每施放一个法术,就召唤一个法力值相同的随机随从。我当时最喜欢用法师带麦迪文,挂上杖之后,呼、宝典、传送门什么的随便甩,场上瞬间铺一堆怪,对面看着都头大。有时候也会出些逗比怪,比如末日什么的,那就很尴尬了。
玛克扎尔王子,这张卡就更有意思了。5费5/6,在对战开始时,将五张随机的传说卡牌置入你的牌库。我刚拿到这张卡的时候,觉得这不就是来搞笑的吗?纯粹污染牌库。但后来发现,在一些不需要稳定过牌的控制卡组,或者纯娱乐卡组里,塞上他,打到疲劳局的时候,牌库里突然多出几张大哥,有时候能创造奇迹。我当时就组了套王子战,打起来突出一个“节目效果”,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得开心。
还有一些职业卡,比如牧师的“宴会牧师”,4费3/6,你施放一个法术,便为你的英雄恢复3点生命值。这家伙让当时的一些控制牧有了更强的苟活能力,我用他配合各种低费法术,血线经常能抬起来。
三、整体回顾与总结
整个“卡拉赞之夜”的卡牌,我感觉设计师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很多卡牌都围绕着“派对”和“魔法”这两个主题,比如各种传送门、奥术巨人、象牙骑士等等。整体强度上,可能不像某些版本那样超模卡满天飞,但趣味性和可玩性还是挺高的,也诞生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单卡。
我那段时间,基本就是每天上线清清任务,然后就拿着新卡去天梯或者竞技场里各种尝试。有时候被新套路打得晕头转向,有时候自己研究的黑科技也能出奇制胜。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捣鼓卡牌、研究构筑的日子,真是挺充实的。虽然有些卡现在看来可能设计得不太平衡,或者有些卡根本就没人用,但这就是卡牌游戏的魅力,总有新的东西等着你去发现和体验。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算是我对“卡拉赞之夜”卡牌的一些实践回忆。不知道大伙儿当年对这些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