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家里亲戚孩子高考,成绩嘛也就那样,不上不下的,就琢磨着看看湖北这边有哪些“三本”学校。我这一听,头都大了,这“三本”的说法现在都啥情况了,不是说都转设合并了嘛但老一辈的观念还在那,就认这个。没办法,亲戚求到头上了,咱就得动手查查。
我寻思着,这事儿得从头捋。我就打开电脑,开始搜。输入“湖北三本大学排名”,嚯,家伙,信息可真不少,各种榜单,看得我眼花缭乱的。
我先看到一些资料,提到了所谓的“民办大学”排名。比如,我注意到武汉学院,有的榜单上说它是“中国顶尖民办大学”。然后还有武汉工商学院和汉口学院,说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我心里就嘀咕,这些应该就是大家以前概念里的“三本”主力军了。我还看到武昌理工学院,也说是“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接着往下翻,我又发现一些学校,比如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和武汉晴川学院,这些被划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还有像武汉传媒学院,它标的是“艺术”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理工”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和武昌工学院则被认为是“中国知名、区域一流民办大学”。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说是“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这些名头听着都挺唬人,但具体咋样,还得细看。
然后我又琢磨,不对,以前“三本”还有个大头是“独立学院”。我就换了个关键词搜,果然,又出来一批。比如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有的榜单上标的是“中国顶尖独立学院”,这个名头可不小。还有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被列为“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再往下,还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和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这些都说是“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独立学院”。
看到这儿,我基本上就有个大概印象了。所谓的“三本”,现在主要就是指这些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转设过来的学校。以前高考确实是分批次的,现在很多地方都合并了,但大家习惯上还是这么叫。
我把这些信息汇总了一下,想给亲戚一个比较清晰的参考。我发现,这些学校有的以前是名牌大学的分校,后来独立出来了,比如有些资料提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现在叫武昌首义学院了,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现在叫文华学院,以及武汉东湖学院,这些在以前的三本里头,那都是比较受关注的。
我这一通研究下来,感觉是这样的:
我的实践总结
- 先搞清楚学校的“出身”: 你得明白,你看的这个学校,它到底是纯民办的,还是以前那种公办大学的独立学院转设过来的。这两类学校,背景和发展路径还是有点子区别的。
- 排名不能只看一家之言: 我发现,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榜单排出来的名次,有时候差别还挺大。不能光看一个榜单就下最好是多找几个,综合比较一下。
- 关注“办学层次”和“学校类型”: 有些榜单除了给个排名,还会说这个学校是“顶尖”、“一流”,还是“高水平”的。还会分什么“综合”、“理工”、“财经”、“艺术”这些类型。这个信息,我觉得比单纯看个名次数字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我知道了武汉传媒学院偏艺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偏财经。
- 注意学校的“曾用名”: 有些学校以前叫啥啥分校,后来都改名了,像前面提到的武昌首义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这个得搞清楚,别因为名字陌生就错过了。
- 实地考察或者多问问: 如果条件允许,或者能找到在读的学生、校友问问,那得到的信息会更直观。
给孩子挑学校,尤其是这种以前概念里的“三本”院校,真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不能光听别人说,也不能只迷信某个排名。最关键的还是得自己动手去查,去对比,结合孩子的兴趣和分数,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地理位置等等。我这回帮亲戚查了一圈,也算是对湖北这些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有了个更立体的认识。希望能给有同样困惑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