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地刷了刷手机,就看到了这个标题——“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53例 涉及8省”。心里头“咯噔”一下,倒也不是说多恐慌,毕竟这两年大大小小的疫情消息也见得多了,主要是想看看具体情况,别影响了自己个儿的日常。
有点强迫症,或者说叫叫“求真务实”?反正看到这种新闻,第一反应不是去各种群里瞎打听,也不是看那些个自媒体瞎咋呼呼的标题党。我得自己去官方渠道瞅瞅。
第一步,肯定是打开我常用的那几个官方APP。 咱也不说具体是哪个了,反正就是那几个国家级或者省级卫健委、疾控中心发布的平台。现在信息都挺透明的,找起来也方便。
进去之后,一般都有个疫情通报专栏。我就点进去,仔细看看具体的数据。比如说,今天这个53例,通报里就写得清清楚楚:海南占了大头,24例;然后是内蒙古10例,浙江9例,还有福建、山东、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这几个省份,总共8个省。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个分布情况,哪些地方比较多,哪些地方是零星几个。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通报里经常会提到“含X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今天这个数据里就写了“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个信息也挺重要的,能让我大概了解一下实际新增感染和之前统计无症状转归的情况。
第二步,看完宏观的,就得看微观的。 啥意思?就是看看有没有涉及咱自个儿待的城市,或者近期有亲戚朋友要去的地方。这个也重要,关系到出行和日常安排。
- 我先仔细看了一遍那8个省份的名字,跟我常住地和近期计划关联不大,稍微松了口气。
- 然后,我会习惯性地再点进自己所在省份的官方发布渠道,看看我们省内有没有更详细的通报,比如周边城市有没有什么情况。这个例行检查,主要是求个心安。
第三步,就是把这个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 比如这回虽然是53例,分布在8个省,但海南相对集中。其他省份数量不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这就像开车一样,不仅要看自己这条道,还得留意旁边车道的情况。
为啥要这么干?我跟你们说,以前也吃过亏。刚开始有疫情那会儿,信息满天飞,真的假的混一块儿,搞得人心惶惶。朋友圈里各种截图,各种“听说”,结果第二天官方一辟谣,发现都是瞎传。后来我就学乖了,凡事看官方,官方没说的,咱就先不信、不传。
这样做的好处是
- 心里有底,不慌张。 知道真实情况了,就不会被谣言带着跑。
- 能做出正确判断。 比如要不要取消个出行计划,或者需不需要在日常防护上更注意一点,都得基于准确信息。
- 再者,也能给家里人解释清楚。 老人有时候看消息容易焦虑,我把官方的信息跟他们一说,他们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我这套“实践”下来,也挺简单的,就是养成个好习惯。每天花个几分钟,看看官方消息,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不给国家添乱嘛
今天这个数据,53例,涉及8个省,咱也知道了。后续肯定还得继续关注,但至少现在心里是清楚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咱们都能保持冷静,科学防疫,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