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捣鼓的这个斯诺克大奖赛的事儿。也不是啥大事儿,主要就是自个儿瞎琢磨,然后一步步跟着赛事看下来,有点儿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分享。
最初的关注与准备
我就是瞅着新闻,说这斯诺克世界大奖赛要开打了。咱平时也爱看个台球,尤其是斯诺克,那家伙,看着就过瘾。我就琢磨着,这回得好好跟一跟,看看咱们中国选手表现咋样。也没啥特别准备,就是手机里存了几个体育APP,到时候方便查查赛程和比分,再就是泡杯茶,准备好瓜子花生,等着看热闹呗。
追踪比赛的详细过程
第一天(大约是3月5号),比赛正式打响。我记得那天特意看了下,说是首个比赛日就安排了8场,直接就出8个16强名额。咱们中国军团有三个人先上场,结果,赢了一场,输了两场。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开局不算太顺,但也正常,毕竟对手也都不弱。
紧接着第二天(应该是3月6号),更多的比赛出来了。等这天打完,16强基本上就都定下来了。我查了下,咱们中国军团总共出战了9个人,是4个人赢了,5个人输了。这么算下来,进16强的有4位。当时感觉还行,虽然折损过半,但好歹还有几位顶梁柱在。
然后就到了关键的1/8决赛(大概是3月7号)。这轮是7局4胜,更是刺激。咱们那4位晋级的选手再次出战。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真是看得我心情起伏。吴宜泽本来开局挺结果高开低走,后面连着丢了几局,2-4输给了宾汉姆,挺可惜的。徐思,跟瓦菲打满了7局,那叫一个胶着,也是3-4惜败,就差那么一点点。还有一场是咱们自己人的德比战,肖国栋对雷佩凡,也是打到决胜局,肖国栋4-3险胜。这么一来,咱们就只剩下肖国栋一个人进了8强。看到这个结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本来还希望能多几个人往前冲冲。
八强及后续的观赛感受
八强名单出来之后(还是3月7号的事儿),就剩肖国栋独苗了。这感觉,真是五味杂陈。赛前9个人参赛,浩浩荡荡的,两轮过后就剩一个,确实让人有点唏嘘。不过竞技体育嘛就是这么残酷。
再往后,就是半决赛了(大概是3月8号)。虽然没有咱们的选手了,但我还是关注了一下。比如下午那场尼尔·罗伯逊对肖恩·墨菲的比赛,那也是顶尖高手过招,看着也挺精彩的。这时候,我的心态就比较平和了,纯粹是欣赏比赛技术了。
实践总结与体会
整个斯诺克大奖赛跟下来,我的实践过程很简单:
- 信息收集:主要就是通过新闻和体育APP了解赛程、对阵和实时比分。
- 选择性观看:有咱们中国选手,或者焦点战役的时候,尽量找找直播或者集锦看看。
- 情绪投入:跟着比赛的进程,为咱们选手加油,赢了高兴,输了也觉得遗憾。
- 事后复盘:比赛结束后,会看看战报,分析分析输赢的原因,自己瞎琢磨一会儿。
最大的体会就是,这竞技体育,偶然性太大了,实力是一方面,临场发挥和运气也很重要。咱们中国斯诺克这几年进步挺快,年轻选手也涌现了不少,但跟顶尖高手比,整体厚度和稳定性上还是有点差距。不过能看到肖国栋这样的老将还在坚持,并且能打进8强,也是挺不容易的。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下次比赛争取更好的成绩!我,也就继续当我的小球迷,有比赛就瞅瞅,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