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四重奏值得看吗?这几个亮点让你欲罢不能!

tmyb

话说回来,我最近手上搞了个东西,我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魔幻四重奏。为啥叫这个?主要是整个过程折腾下来,感觉跟变戏法似的,四个不搭界的东西,居然能凑一块儿,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第一乐章:老伙计的独奏

我就是想弄个简单的小工具,方便自己平时用。需求也简单,就是处理点文本数据,然后做个简单的归类。我想着这还不简单,就把我最顺手的那套老家伙什拿出来了,就是我平时写脚本最爱用的那个,噼里啪一顿敲,很快原型就出来了。能跑是能跑,但总觉得缺点太单调了,不够劲儿,处理稍微复杂点的情况就有点卡顿,而且界面也糙得很。

第二乐章:新元素的加入

我又琢磨着,能不能给它加点新花样,让它看起来“高级”一点,用起来也更顺畅点。就试着搞了个以前没怎么碰过的图形库,想给它套个壳。刚开始那叫一个头大,各种不兼容,各种报错,文档也看得迷迷糊糊的,差点就想放弃了。那几天真是,白天琢磨,晚上做梦都在调代码。硬着头皮查资料,在一些论坛上东问西问,总算是让它跟老伙计能说上话了,这时候感觉有点意思了,起码看起来不那么“秃”了。

第三乐章:意外的协奏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搞着搞着,我发现处理数据那块儿还是有点慢,特别是数据量一上来的时候。这时候,我想起之前偶然看到过一个专门做数据加速的小模块,本来是给别处准备的,想着试试看能不能用在这儿。结果真是歪打正着,稍微改了改接口,往里一塞,你别说,速度“噌”地一下就上去了!这真是完全没想到,本来以为是个“外援”,结果成了主力了。这感觉就像乐队里突然来了个高手,一下子把整体水平都拉高了。

第四乐章:点睛之笔的合鸣

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把这三个部分——核心的脚本逻辑、新加的图形界面、还有那个意外捡来的加速模块——重新梳理了一下,优化了它们之间的调用方式,让数据传递更顺畅。然后,我又花了点时间,给界面加了点简单的交互反馈,比如进度条,状态提示什么的,让它用起来不那么干巴巴。你猜怎么着?整个东西一下子就“活”过来了!那种感觉,就像四个乐手,本来各拉各的调,或者说三个在拉一个在旁边看着,突然找到了共同的节奏和旋律,合奏出一首特带劲的曲子。

为啥要分享这个?没啥高深的技术。主要就是想说,有时候,别怕折腾,也别怕把不相干的东西放一块儿试试。你以为的南辕北辙,说不定就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这魔幻四重奏,就是这么稀里糊涂搞出来的。过程挺费劲,也踩了不少坑,但结果出来那一刻,真挺有成就感的。

现在这玩意儿虽然还有不少毛病,比如偶尔还会出点小bug,界面也谈不上多精美,但用起来还挺顺手的,解决了我当初想解决的问题。这就够了,自己用得爽最重要,对?下次再有啥好玩的实践,再来跟大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