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奇美拉”,我脑子里立马就不是神话里那个狮头羊身蛇尾,能喷火的怪兽。我想到的是几年前,我亲手参与过的一个项目,那玩意儿,啧啧,才真叫一个“奇美拉”合体!
最初的设想还挺美的
大老板画的饼那叫一个香。说是要做个全新的信息平台,要把公司里七零八落好几个老旧系统的数据都整合起来,还要加上各种酷炫的新功能,用户体验要一流,反应速度要快如闪电。听上去是不是特激动人心?我当时也是摩拳擦掌,寻思着这下能搞个大事情了。
我们技术团队也挺兴奋,想着终于可以甩开膀子用新技术了。什么微服务,什么容器化,什么人工智能概念,都想往上招呼。最初的架构图画得那叫一个漂亮,干净利落。
现实开始露出獠牙
结果?项目一启动,各种幺蛾子就来了。是那个最老旧的库存系统,说是十几年前外包做的,源代码都找不全了,负责人也早就离职了。但里面的数据又特别重要,每天都得用。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去适配,想办法从里面捞数据。光是研究那玩意儿的接口,我们就熬了好几个通宵。那感觉,就像是给一头老狮子拔牙,它还不乐意,时不时想给你一口。
然后是财务那边,他们有个用了快十年的报表工具,死活不肯换,说用习惯了,新的学不会。行,那也得接进来。那个工具的导出格式,简直反人类,每次对接都得写一堆特殊处理逻辑。这就好比给奇美拉硬安了个山羊脑袋,看着别扭,用着也费劲。
还没完,市场部又提要求了,说界面要时尚大气,要有这个动画,那个特效。可我们这边,后端数据对接已经焦头烂额了,前端小哥们为了兼容那些老古董系统的数据格式,头发都快薅秃了。这就像奇美拉的尾巴,非得是条花里胡哨的蛇,动不动就想出来抢镜,但跟整个身子又不搭调。
在混乱中挣扎前进
你就想想,一个项目,核心是新的,但身上挂满了各种旧的补丁。有的部分想跑得飞快,有的部分却只能慢吞吞地爬。我们天天开会,不是在解决技术难题,就是在协调各部门的奇葩需求。
- 这边刚把老库存的数据接口调通,那边财务的报表格式又变了。
- 前端刚按照市场部的要求改了版,用户体验部门又说不符合操作习惯。
- 服务器资源也是个问题,新的模块吃资源,老的模块也得供着,三天两头告急。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不像个搞技术的,倒像个裱糊匠,拿东边的布补西边的窟窿。整个系统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复杂,像个缝合怪。你要动其中一个部分,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个犄角旮旯就出问题了。什么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不存在的。每次上线都跟上刑场一样,心惊胆战。
那只“奇美拉”
这项目算是“成功”上线了。大老板挺高兴,剪彩庆祝,说我们效率高,执行力强。可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这玩意儿,就是一只彻头彻尾的“奇美拉”。
表面上看,功能好像都有了,数据好像也通了。但底下?代码耦合度高得吓人,维护起来简直是噩梦。想加个新功能?那得把整个身子都给拆一遍,还不一定能装回去。性能?也就那样,用户不骂娘就算烧高香了。
负责维护这个系统的兄弟们,个个都练就了一身“踩雷”的绝技。他们常说,这系统就像神话里的奇美拉,有狮子的爆脾气,山羊的固执,还有蛇的狡猾,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从哪个角落里给你来一下狠的。
每当有人跟我提什么“整合”、“兼容并包”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会浮现出那只我们亲手打造的“奇美拉”。有时候,这种混合体是迫不得已,但更多时候,我觉得还是得有点取舍,不然苦的还是自己这些干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