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魔童为什么这么火?深度解读它受欢迎的原因。

tmyb

得,今儿个就来聊聊我捣鼓“笛子魔童”那档子事儿。也就是一时兴起,也不算啥大事儿,就寻思着记录一下,万一有哥们儿也想瞎折腾,能看个乐呵也行。

起因特简单,就是前阵子翻老动画片看,又瞅见那谁了,对,就是比克,或者说短笛。咱小时候不都这么叫嘛什么“笛子魔童”的,听着还挺酷。看着看着,就手痒了,寻思着自己整个手办出来,市面上那些,要么贵得离谱,要么瞅着不对劲儿,总觉得差点意思。

一开始我琢磨着用超轻黏土捏一个。你想,那玩意儿便宜,也好上手,干了还轻巧。买了一堆回来,各种颜色都备齐了,尤其是绿色和紫色,那是标配。还特意买了点丙烯颜料,想着细节部分自己画,那得多带劲儿

笛子魔童为什么这么火?深度解读它受欢迎的原因。

动手的坎坷路

理想很丰满,现实是真骨感。我对着参考图,吭哧瘪肚地开始捏。先捏脑袋,结果那俩触角,不是东倒西歪,就是一碰就断。好不容易脑袋看着像点样了,开始捏身体。我跟你说,那肌肉线条,看着简单,捏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要么捏得跟个米其林轮胎人似的,要么就跟营养不良一样。尤其是那标志性的披风和肩甲,我反反复复拆了好几回,黏土都快给我盘出包浆了,还是觉得不满意。那几天,真是越捏越上火

颜色也是个大问题。我以为绿色就是绿色呗,结果调出来一看,要么太鲜艳,跟个青苹果似的,要么就发暗,瞅着脏兮兮的。紫色也是,深了浅了都不对味儿。后来没办法,只能一层一层地试,干了再涂,涂了再改,那叫一个折腾

中间有一次,好不容易把主体弄得差不多了,就差个披风。我寻思着,披风嘛飘逸一点。结果?黏土它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弄都耷拉着,一点儿气势都没有。我试过用牙签在里面撑着,也试过先让它半干再造型,效果都不咋地。气得我差点直接把它扔垃圾桶里。

瞎猫碰上死耗子

后来咋整的?说出来也挺丢人,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那披风,我是找了块薄点的布,用胶水浸了之后定型的,外面再薄薄糊一层黏土,再上色。虽然跟原版材质不一样,但起码能立起来了,看着还有点儿那么个意思。也算是歪打正着

笛子魔童为什么这么火?深度解读它受欢迎的原因。

至于那肌肉线条,我后来发现不能硬捏,得先有个大概的形状,然后用小工具一点点往上堆,再慢慢修。跟画画似的,得有点耐心。颜色嘛也是多试几种,选了个自己瞅着还算顺眼的。反正自己玩儿,差不多得了

最终也就那样

折腾了小半个月,总算是弄完了。你问我像不像?也就五六分像。跟我一开始想的“完美复刻”差远了。细节糙得很,比例也有些怪,放远了看还行,凑近了就露馅儿。毕竟是自己一点点捏出来的,从一坨泥巴变成个“笛子魔童”,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这回实践,最大的体会就是,有些东西看着简单,真上手才知道里面的道道儿多着。也算是体验了一把“眼高手低”的感觉。不过过程虽然挺折磨人的,但捣鼓完了,看着那个虽然不完美但独一无二的小玩意儿,心里头还是有点小满足。下次?下次再说,短期内是不想再碰黏土了,太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