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跟大家聊聊“知鸟”这玩意儿。公司前阵子说要搞线上学习,提升大家专业技能,然后就一股脑儿给我们全员都安排上了这个“知鸟”APP。刚开始,我还挺纳闷,这鸟是啥鸟?能学到
初识与安装
没办法,领导发话了,咱就得照做。第一步嘛肯定是在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知鸟”。搜出来一看,图标还行,介绍说是职场学习平台。行,下载,安装。这过程跟装其他APP没啥两样,挺顺畅的。
装好之后,点开APP。第一眼感觉,界面还算清爽。然后就是注册/登录。我们公司是给统一开了账号,直接用工号和初始密码登录。有些同事是自己注册的,好像是用手机号接收个验证码也就搞定了。我输完工号密码,点了登录,顺利进去了。
摸索与设置
进到主界面,内容还挺多。各种课程推荐、专题啥的。用新东西喜欢先到处点点看看,熟悉一下。我先点了右下角的“我的”,看看个人中心都有
- 个人信息:瞅了一眼,基本信息都在,头像还是默认的,我也懒得换。
- 设置:这个我重点看了看。里面有“播放内核选择”,之前听同事说看视频卡可以换个内核试试,我就点进去看了下,默认是啥我就没动。还有“语言设置”,我看有简体中文、英文啥的,当然选的还是中文。清理缓存啥的,暂时也用不上。
- 我的卡包:看到这个,想起之前通知里说有学习卡激活。我就点开看了看,果然有个“+”号,提示可以激活学习卡。不过我暂时没卡,就先放着了。
在主界面瞎逛的时候,看到有签到的地方。有的公司好像把这个也纳考核,我们倒是没说。我就试着点了一下“签到”,弹出一个日历,显示我今天签上了。还挺有仪式感。
核心体验:学习与“做课”
熟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干正事——学习。公司给我们安排了几门必修课。在“我的学习”或者“待办”里就能找到。点开一门课,通常是视频、文档结合。视频嘛就跟看其他教学视频差不多,可以调整播放速度,拖动进度条。有些视频后面还跟着小测验,答对了才能继续。
说实话,一开始看这些课程,有的内容还行,有的就感觉有点枯燥。但没办法,任务在那儿摆着。我就一节一节地看,一道题一道题地做。
后来我们部门领导说,让我们也试试用知鸟的“来做课”功能,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技巧做成微课分享。我当时就想,嚯,这玩意儿还能自己做课?
我就找到了那个“来做课”的入口,点进去。界面还挺直观。
- 先是选择模板或者新建空白课程。
- 然后就是添加素材。可以加文字、图片、视频,还有一些内置的人物、图标啥的。我试着拖动了一个卡通小人到画布上。
- 接着设置动画。比如让小人啥时候出现,用什么方式出现。我点选了小人,然后找到动画设置,选了个“淡入”。
- 还可以调整素材在时间轴上的时长和顺序。这个就跟剪辑视频有点像,拖来拖去的。
- 3配音或者加背景音乐。我试着自己录了一小段话。
折腾了半天,总算是做出一个几分钟的超简单的小玩意儿。预览了一下,马马虎虎,能看。没想到这功能还挺傻瓜化的,对于我们这种不做专业课件的人来说,上手不算太难。要做得精美,那肯定还得花大功夫。
一点感想
用了这段时间“知鸟”,感觉它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和知识共享的工具,还是有它的价值的。优点是方便,随时随地都能学点东西,公司也能统一管理学习进度。那个“来做课”功能,也降低了制作简单课程的门槛。
但要说缺点,可能就是学习内容如果本身不够吸引人,纯靠APP也很难提起所有人的兴趣。而且线上学习嘛总归是少了点面对面交流的互动感。有时候遇到问题,不能马上找人讨论,还是有点憋屈。
知鸟这东西,用好了能帮我们省不少事,也能学到点东西。关键还是看公司怎么组织,以及我们自己愿不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利用它。对我来说,现在基本上就是每天上班路上或者午休的时候打开看看有没有新任务,或者翻翻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公开课。也就那么回事,一个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