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巧了,前几天收拾屋子,翻出来几张旧的体育画报,一下子就勾起了不少回忆。就想着把2017年那届扣篮大赛给找出来,好好再回味一遍,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实践”。
准备工作,找回当年的感觉
第一步当然是找资源。现在网上东西是多,但也杂。我可不想看那些剪辑得乱七八糟的短视频,要看就看完整的。费了点功夫,总算找到了当年TNT直播的完整版,带解说的那种,这样才有原汁原味的感觉嘛
然后就是创造个好环境。把娃哄睡了,老婆也去看她的剧了,我把投影仪打开,幕布降下来,音响也给它开到合适。泡上一壶茶,再来点瓜子,这仪式感不就有了?准备工作做足了,这才能沉下心来看。
正式“开整”:重温与记录
播放键一按,画面出来了,当年的新奥尔良,那气氛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去了。这回看,我可不只是图个热闹,我还特意准备了个小本子,打算边看边记点东西。
第一遍,我先完整看。 主要就是感受整体的流程和氛围。那时候的参赛选手,像阿隆·戈登、小德里克·琼斯、格伦·罗宾逊三世,还有小乔丹,个个都是能飞的主儿。第一遍看下来,就是图个爽快,看看那些劲爆的扣篮,听听现场观众的欢呼。
第二遍,我开始慢放和暂停了。 这回看得就比较细了。我主要关注几个点:
- 动作的完整性和舒展度: 有些扣篮看着猛,但细看的话,空中姿态可能差点意思。
- 创意: 是不是有新东西,还是老套路换个人来玩。
- 完成度: 一次成功还是磕磕绊绊试了好几次,这观感差远了。
- 评委和观众反应: 这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嘛看看当时的评委都啥表情,观众是不是真被点燃了。
我还特意留意了格伦·罗宾逊三世那几个夺冠的扣篮。他那个飞跃两人加上反身背扣,确实挺有想法,完成得也干净利落。小德里克·琼斯,那时候还是个新人,那身体素质是真没得说,胯下换手暴扣,飞得是真高。戈登嘛可能是因为前一年太惊艳了,大家对他的期待太高,他那年用了无人机送球,创意是有了,但感觉效果没完全出来。
一边看,我就一边在本子上勾勾画画,写点自己的看法。比如哪个球星的哪个动作滞空特别哪个创意差点意思,哪个扣篮评委给分高了或者低了。这不是专业分析,纯粹就是我自己的一个观后感记录。
实践下来的一点想法
重新把这届扣篮大赛这么“研究”一遍,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2017年这届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如2016年戈登和拉文那场“世纪之战”那么经典,但它也有自己的看点。
我发现, 扣篮大赛这东西,除了球员本身的能力,现场的氛围、评委的口味、甚至出场顺序,都挺影响结果的。有时候一个稍微有点瑕疵但创意十足的扣篮,可能比一个技术完美但没啥新意的扣篮更受欢迎。
这回“实践”也让我更佩服这些运动员了。看着轻松,背后得练多少次才能在那么多人面前一次成功。而且还得顶着压力想创意,不容易。
这回重温2017年扣篮大赛的经历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不像当年看直播那么激动人心,但多了几分从容和平静,能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和思考。以后有空,我还打算把其他几届经典的比赛也这么“实践”一遍,也算是我这老球迷的一点小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