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日之子》里的那个赫兹,我估摸着不少人都还记得。当年这家伙一出来,那可真是平地一声雷,炸得大家伙儿晕乎乎的。
这家伙,压根就不是个真人! 就是个屏幕上蹦跶的二次元卡通人物,声音也是电脑搞出来的。你说新鲜不新鲜?真人选秀节目里头,愣是塞进来一个虚拟的玩意儿。
我记得那会儿,网上吵翻天了。有的人觉得特酷,科技感十足,未来趋势嘛有的人就骂,说这对真人选手不公平,纯粹是节目组搞噱头。特别是那次什么投票的事儿,好像还把薛之谦给卷进去了,具体咋回事儿记不太清了,反正挺乱的。
这事儿,对我来说,还不光是看个热闹那么简单。那时候我正在一家小破公司混日子,干点儿市场推广的杂活。我们老板,姓王,特爱追热点,看见啥火就想往上凑。
赫兹这一火,老王眼睛都亮了,拍着我肩膀说:“小刘,你看这个赫兹,多牛!咱们也整一个!弄个虚拟代言人,肯定火!”我当时心想,我勒个去,这玩意儿是说整就整的吗?
于是乎,我的“实践”就开始了。 老板一句话,我得跑断腿。我的任务就是去“调研”这个虚拟偶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看咱们这种小公司能不能也玩得转。
我就是反复看赫兹在节目里的片段。这家伙在台上,灯光一打,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唱歌跳舞,虽然知道是假的,但做得确实细致。
然后我就开始泡论坛,查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玩意儿背后可复杂了。不光是画个画那么简单,得有声优配音,有动作捕捉,或者是非常牛掰的动画师一点点调。还得有团队持续给他“喂”内容,让他能“互动”。
我还真就硬着头皮,试着给我们公司策划了一个虚拟形象。画了几个草图,丑得不忍直视。还编了点儿什么性格,背景故事。想着让他替我们发发广告,搞搞活动。
我还做了个PPT,给老板汇报。优点嘛写了一堆:什么形象固定不会塌房,永远年轻,可以24小时“营业”。听着是挺美。
但关键问题是钱! 一打听,制作一个最最基础的虚拟形象,那费用就够我们这种小公司喝一壶的了。后续的内容制作、技术维护,更是个无底洞。而且就像赫兹那样,你弄出来了,观众买不买账还是两说。喜欢的人捧上天,不喜欢的人能把你黑出翔。我们这种小身板,可经不起那种折腾。
的结果,当然是我的那个“伟大”的虚拟代言人计划,就死在了PPT里,成了电脑里一个积灰的文件。老板听完成本,也蔫了,再也不提这茬儿了。
不过虽然项目黄了,但那段时间的研究,确实让我对这个虚拟偶像、元宇宙什么的有了点儿概念。看着赫兹也被淘汰了,心里还挺复杂的。这家伙虽然是虚拟的,但也确确实实地在那个夏天掀起了一阵波澜,至少让我这个社畜短暂地做了一回“虚拟偶像项目经理”的梦。也让我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真真假假的,有时候还真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