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的这个“sauli”项目,也没啥高大上的,就是个自己用的小工具,折腾了一阵子,记录一下过程,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
最初的念头
事情是这样的,我平时喜欢瞎琢磨一些小玩意儿,主要是想解决自己遇到的一些琐碎问题。前段时间,我就发现自己经常需要快速查找和整理一些特定的信息片段,这些信息散落在各个地方,笔记软件、聊天记录、甚至是一些临时的文本文件里。每次要找都得翻箱倒柜,效率特别低,把我给烦的。
我就寻思,能不能搞个小东西,专门用来聚合和快速检索这些零散但又挺重要的信息点?市面上当然有各种笔记软件、知识库工具,但要么太重,要么功能太多我用不上,要么就是操作逻辑我不喜欢。我就想要个轻量级的,能快速录入,快速搜索,最好还能打点标签分类的玩意儿。
动手开干
第一步,肯定是构思。 我就拿张纸,瞎画,想要个啥样的界面,能记录啥数据。主要就是几块:一个输入框用来快速添加新条目,一个列表展示所有条目,一个搜索框,再加上一个标签管理的功能。说白了,就是个极简的信息卡片管理器。
第二步,选技术。 这个嘛我比较熟啥就用考虑到要快速出原型,还得跨平台用着方便,我就想到了用一些现成的框架。一开始瞅了瞅用Python配合一些图形库,后来觉得还是整个Web应用方便,这样我在哪台电脑上都能用,甚至以后想放自己服务器上也行。
于是我决定用一种比较轻量的前后端组合。前端就简单点,用基础的HTML、CSS加点JavaScript,能实现交互就行,不追求花里胡哨。后端,找了个轻快的框架,能快速处理数据请求,数据库也就选了个小巧的文件型数据库,方便备份和迁移,毕竟是我自己用,数据量不会太大。
磕磕绊绊的过程
说干就干,我先搭了个基本的架子,先把数据录入和显示功能给弄出来了。这个过程还算顺利,毕竟需求简单。但是,麻烦事儿很快就来了。
- 搜索功能:一开始我想得简单,就做个关键词匹配。但用着用着发现,有时候我想搜的不是精确匹配的,可能是一些相关的概念,或者是我当时随手记下的错别字。这就头大了,要做模糊搜索、全文检索,还得考虑效率,一下子复杂了不少。我花了好几天研究怎么优化搜索算法,试了好几种方案,才勉强达到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效果。
- 标签系统:标签看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标签的增删改查,以及条目和标签之间的多对多关系,也让我头疼了一阵。特别是怎么在界面上优雅地展示和操作标签,我改了好几版设计。
- 数据同步和备份:虽然是自己用,但数据安全还是挺重要的。万一哪天电脑崩了,我这些零碎信息不就全没了?所以又花了点时间研究怎么做自动备份,以及考虑以后如果多设备使用,数据怎么同步的问题。这个目前还没完全搞定,只是做了个手动的导出功能。
整个过程,基本上就是不断地写代码、测试、发现问题、修改代码、再测试。有时候一个小bug能卡我半天,有时候一个功能实现出来,自己用着觉得不爽,又推倒重来。那段时间,天天晚上吃完饭就坐电脑前敲代码,有时候搞到半夜,也挺上头的。
目前的成果
现在这个“sauli”嘛总算是能用了。界面挺朴素的,但核心功能都有了:
- 快速录入:想到啥就记支持简单的格式。
- 标签分类:可以给每个条目打上多个标签,方便归类。
- 即时搜索: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相关的条目。
- 数据导出:可以把所有数据备份出来。
虽然做得挺糙的,跟那些成熟的产品没法比,但好歹是自己一手打造的,用起来特别顺手,也确实解决了我最初的需求。现在我的一些灵感、备忘、代码片段啥的,都往里面扔,查找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一点感想
折腾这个“sauli”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实际可用的东西,中间有无数的细节要去打磨。很多时候,看着简单的功能,背后可能涉及到不少技术点和逻辑判断。不过这个过程虽然累,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实现一个小功能,那种成就感还是挺足的。
可能还会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再慢慢优化和添加一些小功能。比如,可能会考虑增强一下富文本编辑能力,或者把数据同步做得更完善一些。不过也就是自己瞎折腾,图个乐子,顺便提高点效率。
行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算是一次实践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