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瞎琢磨的开始
说到这守门员直接进球,那可是个稀罕事儿。平时咱看比赛,守门员能扑出个必进球就得喊牛了,自个儿进球,那更是能吹上半年。就爱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儿,还真就亲身捣鼓过一阵子。
你问我一把年纪了,不好好过日子琢磨这干嗨,说来话长。前些年,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年轻时候踢球留下的旧伤不是犯了吗,医生让我悠着点,别再瞎折腾了。得,职业赛场是别想了,就连我们那工厂队,我也只能在场边递个水啥的。可这心里头对足球那股劲儿,它就是下不去。就喜欢在旁边看,瞎琢磨,有时候也帮着社区里那些小屁孩儿练练球,纯粹图个乐呵。
实践:小试牛刀
有一次在电视上看球,具体哪个国家的比赛我也记不清了,就看见一个守门员在本方禁区一个大脚把球开了出去。那球飞得老高老远,跟装了导航似的,“Duang” 一下,越过了大半个球场,然后在对方门将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弹地之后居然直接滚进了人家球门!当时我就想,这玩意儿,咱是不是也能在我们那业余水平的场上试试看?
说干就干。不过真到了场上,拉着我们队里那几个小子一试,才发现这活儿可比电视上看着难多了。你得有个能把球开那么远的脚力。 我们那会儿,队里正经的守门员老张,手上功夫没得说,两米宽的球门他能守得跟一米似的,可脚下活儿就糙点儿。让他开大脚直接攻门,他自个儿都乐了,拍着大腿说:“我这脚头,能把球开过中线就不错喽,还想直接进门?”
后来队里来了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叫小刘,也是打守门员位置的,替补。这小伙子瘦瘦高高的,平时话不多,但那腿是真有劲儿,爆发力我们就撺掇他,说:“小刘,试试呗,万一进了?”他腼腆地笑笑,也没拒绝。
意外之喜:那一脚的风情
记得那是个周末下午,我们自个儿组织训练赛,也没啥正经裁判,就瞎踢。轮到小刘在他们那边守门,对方进攻不成,球出了底线,是个球门球。我们这边几个前锋也没怎么回防,都溜达在中线附近,等着对方开球。对方那个“客串门将”,也就是我们自己人临时顶替的,更是心大,离着球门老远,估计在琢磨晚上去哪儿搓一顿。
小刘把球摆退后几步,憋足了劲儿,“嘭” 的一脚就把球给开了出去。他那球开得不算多刁钻,也不算特别高,但是球速快,而且那天还稍微有点儿顺风。球呼啸着越过中场,在我们这边禁区前沿落了地。对方那个“门将”一看球过来了,才慌慌张张往回跑。结果那球落地之后弹了一下,特诡异,带着强烈的旋转,又猛地往前窜了一大截!对方那哥们儿腿脚也不利索,往回跑的时候脚下一拌蒜,自个儿还摔了个大马趴。 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那球,一蹦一跳,跟散步似的,慢悠悠地滚进了空门。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愣住了几秒钟,然后就是一片哄堂大笑。小刘自个儿都挠着头,不敢相信。有队友就嚷嚷开了:“哎哎这球算不算?守门员直接进的!” 我那时候也算半个“懂球帝”了,清了清嗓子说:“算!怎么不算!国际足联的规则里写得清清楚楚,只要是比赛进行中,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用脚开球,直接进了对方球门,并且中间没有其他球员触碰过球,这个进球就是有效的。”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
反思:运气与规则之间
咱也得承认,守门员进球这事儿,除了这种开大脚直接得分的,还有其他几种情况。比如有些比赛时刻,本方落后,获得角球或者前场任意球的机会,守门员都会冲到对方禁区里去争头球,偶尔也能蒙进去一个。 再有就是罚点球,有些心理素质特别过硬、脚法又好的门将,教练也会安排他们去主罚。但像小刘这种,从自己球门里一个大脚把球闷进对方大门的,那真是太罕见了,很大程度上得感谢对方门将的“配合”和那点突如其来的运气。 你想,正规比赛里,哪个队的防守能这么松懈,让对方守门员舒舒服服地开个大脚就得分了?太难了。
也就是我们这种纯粹为了乐呵的业余比赛,才能碰上这种让人啼笑皆非又津津乐道的乐子。小刘那一脚“世界波”,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了我们队里的一个梗。每次他拿球准备开球门球的时候,场边总有人起哄:“小刘,直接来一个!” 他也就嘿嘿一笑,脚下是再也没能复制那次奇迹了。
我这所谓的“实践记录”,也没啥高深莫测的技术分析。就是当年亲身经历的这么一件趣事儿,让我对足球这项运动又多了一层不一样的理解。有时候,最不经意的一脚,加上点儿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创造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小小奇迹。 这可能也是足球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之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球场上会发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