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kid是什么呀?给孩子用的学习神器真不错!

tmyb

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捣鼓的一个叫“magikid”的玩意儿。起初,我也是听朋友提了一嘴,说是给小孩子用的,能学英语,还能玩游戏,听着挺玄乎。家里正好有个小神兽,天天就知道看动画片,寻思着也该找点寓教于乐的东西给他换换口味。

一、初识与准备

一开始我对这种东西是不太感冒的,总觉得现在的小孩应用,花里胡哨的多,真正有用的少。但耐不住家里领导的催促,说:“你研究研究,好用就给娃安排上!”行,领导发话了,咱就动手呗。第一步,我先是在应用商店里搜。 搜出来一看,介绍说是“魔法儿童”,能听故事、唱儿歌,还有什么科技游学、机器人实验室,嚯,听着名头挺大。

magikid是什么呀?给孩子用的学习神器真不错!

想着既然要试,就得先看看这东西到底占多大地方,对手机配置有没有啥特别要求。还看了看说明,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能带得动。那就下载呗,网速还行,一会儿就下好了。安装过程也挺傻瓜的,一路点“下一步”就完事儿了。

二、上手体验与摸索

装好了,图标看着还行,挺卡通的。点开! 启动画面一闪而过,进入主界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色彩挺鲜艳的,符合小孩子的审美。我先没着急让娃上手,自己先当回“大朋友”,把各个模块都点开瞅了瞅。

里面确实有不少内容,什么“翻翻翻”系列,说是能培养想象力。我试着点了一个,,原来是那种翻卡片配对或者讲故事的,一张卡片翻过来是个小狗,再翻一张可能就是小狗的叫声或者一个关于小狗的简单单词。这点我觉得还行,有点意思,不是死记硬背。

还有一些模块,像是讲故事的,有声有色的,配着动画。儿歌部分也不少,都是些节奏欢快的英文歌。我还注意到它提到了什么“增强现实”和“机器学习技术”,听着挺高大上,但我实际体验下来,可能就是一些互动做得比较比如点点屏幕上的小动物,它会给你个反馈,或者有些小游戏需要你动动手。

我重点关注的是它的操作逻辑。 毕竟是给小孩子用的,太复杂了肯定不行。这一点上,“magikid”做得还算可以,大部分功能图标都挺形象的,点个几次基本就知道是干嘛的了。有些稍微深一点的功能,或者设置啥的,还是得大人帮忙。

magikid是什么呀?给孩子用的学习神器真不错!

三、让娃实战与观察

自己摸索得差不多了,就把平板扔给家里的小神兽。你还别说,他对这种花花绿绿的东西确实没啥抵抗力。 一开始还有点懵,不知道点哪儿。我就在旁边稍微引导了一下,告诉他这个图标是听故事的,那个是玩游戏的。

小家伙最先被那些互动小游戏吸引了,戳戳点点玩得不亦乐乎。对于那个“翻翻翻”的卡片,他也挺有兴趣,翻到一样的或者有关联的,能乐上半天。至于学英语嘛我觉得这东西主要还是个兴趣引导。指望靠这个就能让娃英语突飞猛进,那是不现实的。 但它确实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单词和简单的句子,磨磨耳朵,培养点语感,我觉得这就达到目的了。

观察了几天,发现他每天都会主动去点开玩一会儿,有时候是听歌,有时候是玩那些认知小游戏。新鲜劲儿一过,注意力也就那么几分钟热度,这也是小孩子的常态。控制好时间还是很重要的,不能让他一直抱着玩。

四、总结与思考

这个“magikid”用下来,我觉得还算是个不错的儿童应用。优点是内容比较丰富,互动性也还行,界面设计也考虑到了小孩子的特点。 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对英语或者说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通过游戏、故事这些形式,让学习不那么枯燥。

magikid是什么呀?给孩子用的学习神器真不错!

也别把它想得太“魔法”。它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辅助手段。关键还是在于家长怎么引导,以及能不能坚持。 如果只是把平板扔给孩子,自己当甩手掌柜,那再好的应用效果也有限。而且任何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对眼睛总归是不好的,这点必须注意。

我这实践下来,感觉就是,这类应用可以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一个补充,让他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点东西。但千万别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或者完全替代了亲子阅读、户外活动这些更重要的成长环节。给孩子选东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会继续观察小家伙的使用情况,看看后续还有没有新的发现。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