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一个小玩意儿——一个USB2.0的读卡器,我管它叫“usb2.0-crw”,crw嘛就是card reader writer,读写卡器,嘿我自己瞎起的名儿,方便记。
为啥要折腾这玩意儿?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我收拾屋子,翻出来一堆老旧的SD卡和TF卡。有以前傻瓜相机用的,有旧手机退役下来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不知道存了啥的小卡。想着看看里面都有啥宝贝,别再是啥陈年老照片或者重要资料给忘了。结果,我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追求轻薄,连个SD卡槽都没给留!你说气人不气人。台式机倒是有,但我懒得搬动那些卡,就想弄个随手能用的读卡器。
开始挑选与踩坑(心理活动)
第一步,当然是上网瞅瞅。 我寻思着,这玩意儿应该不贵,技术也成熟。结果一搜,嚯!家伙,牌子型号那叫一个多,什么SSK飚王、川宇、绿联、品胜,看得我眼花缭乱。还有各种几合一的,支持USB3.0的,甚至Type-C口的。
我当时就琢磨,我这都是老卡,USB2.0的接口速度对我来说也够用了,没必要追求太高的速度,毕竟也不是天天拷贝大文件。再说了,那些新接口的,价格也稍微贵那么一点点,咱得讲究个性价比不是?主要是图个方便,能读出来就行。
然后我就定了个基调:就要USB2.0的,能读SD卡和TF卡(MicroSD卡)就成,越简单越那种花里胡哨带一堆用不着卡槽的,我反而觉得累赘。
实际到手和使用过程
挑来挑去,我就随便选了个看着比较朴素的,没啥牌子,或者说牌子我也不认识,就一个透明塑料袋装着的小玩意儿。卖家描述里写着“USB2.0 高速读卡器 SD/TF”,价格也便宜,几块钱,比我喝杯奶茶都便宜。
过了两天,东西到手了。拆开一看,果然简单,就是一个小小的U盘那么大的塑料疙瘩,一头是USB公头,另一边有两个卡槽,一个大的给SD卡,一个小的给TF卡。
接下来就是实践检验真理了:
我先把它插到我笔记本的USB口上。系统“叮咚”一声,没提示要装驱动,看来是即插即用的,这点不错,省心。
然后我找了张以前相机里的SD卡,插进大卡槽。电脑里很快就弹出了可移动磁盘的图标。点开一看,里面的照片都还在!我随便选了几张照片拷贝到电脑上,速度嘛就那样,符合USB2.0的预期,大概几MB到十几MB每秒,传点照片和小文件完全没问题。
接着我又试了TF卡,找了张以前旧手机换下来的,插进小卡槽。同样顺利识别,里面的东西也能正常读取和写入。
我还特意试了试同时插两张卡,我这个便宜货好像不支持,或者是我没搞明白,反正一次能稳定读一张卡我就满足了。
整个过程挺顺利的,没出啥幺蛾子。这小东西虽然不起眼,但确实帮我解决了大问题。那些尘封的记忆又能重见天日了。
总结一下
这个“usb2.0-crw”小家伙,虽然技术老旧,长得也普通,但胜在实用、便宜。 对我这种只是偶尔需要读取老旧存储卡,对速度没太高要求的人来说,简直是完美搭档。有时候,咱们并不需要追求最新最快的东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好东西。
如果你经常需要传输大量高清视频或者RAW格式照片,那还是老老实实上USB3.0甚至更高规格的读卡器,不然那速度能把你急死。但我这种情况,这个USB2.0的小玩意儿,够用了,也挺分享给大家,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