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儿个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件事儿。事儿不大,但挺有意思,也让我琢磨出点道道来。这事儿,跟我最近老念叨的一句“清风扶细柳”有点关系。
话说回来,咱也不是啥文化人,就是前阵子偶然瞅见这句话,心里头就咯噔一下,觉得这意境真不赖。清风轻轻地那么一过,那细柳条儿就跟着摇摆,多美。我就寻思着,能不能自个儿也弄个类似的景儿,摆在家里瞅瞅,也算给这枯燥日子添点儿乐子不是?
一开始的瞎琢磨
行动力还行,说干就干。一开始想得忒简单了,不就是柳树嘛我寻思着上花鸟市场弄一小棵柳树苗,往盆里一种,齐活!到时候往窗台一摆,风一吹,那不就是“清风扶细柳”了?
结果?现实啪啪打脸。我上网一查,好家伙,这柳树可不是随便养的。咱这小阳台,哪有地方给它扎根?再说了,柳树那玩意儿喜水,根系也发达,养在盆里,估计没几天就得憋屈死。看来看去,直接种柳树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转变思路,曲线救国
碰了壁,咱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就琢磨着,既然真柳树不好弄,那咱就找点替代品呗。关键是要有那个“细”和“扶”的韵味。为了这事儿,我可没少在网上瞎逛荡,各种盆景、微缩景观,瞅得我眼睛都快瞎了。
你还别说,网上那些个教程,图片拍得那叫一个漂亮,说得也头头是道。可真要自己动手,就发现好多都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要么就是材料难找,要么就是步骤复杂得要命,根本不是咱这种手残党能搞定的。
琢磨来琢磨去,我决定还是得靠自己。那些花里胡哨的都不靠谱,得找点实在的法子。
我的折腾过程
说干就干,我开始搜罗材料。这过程,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
- 找“柳条”:为了那个“细”和“柔”的感觉,我跑了好几趟花市,挑了一种枝条特别细软的小植物。具体叫啥名儿,我现在也忘了,反正看着挺符合我那想象中的“细柳”的。
- 配“盆”:弄了个素雅点的小陶盆,不能太大,不然喧宾夺主了。还在底下铺了层小石子,想着能透气点儿。
- 琢磨“扶”:这“扶”字可是精髓。一开始我想着用细铁丝或者小竹签给那些枝条做个支撑,让它们能呈现出那种随风摇曳又不会倒伏的姿态。
材料备齐了,就开始动手造型。我跟你说,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上手了才发现,比我想象中难多了。那些小枝条,软是软,但也忒不听话了,跟个泥鳅似的,你怎么摆弄它都感觉不对劲。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又显得特僵硬,一点儿没有那种飘逸的感觉。
为了那个“扶”字,我真是没少费脑筋。用铁丝,总觉得太刻意,失了自然。不用,它又东倒西歪不成样子。那几天,我下班回家就对着那盆玩意儿鼓捣,有时候一弄就到大半夜,腰酸背痛的。
意外的收获和一点小感悟
折腾了好几天,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那天我也是弄烦了,索性把那些个支撑物都给撤了,就让那些枝条自己那么歪歪扭扭地长着,只是稍微修剪了一下看着太碍眼的几根。结果你猜怎么着?反倒看着顺眼多了!
后来我又突发奇想,在旁边放了个巴掌大的小USB风扇,开到最小档,对着那盆植物轻轻一吹。那细细的枝条真就跟着微微晃动起来,虽然比不上真正的清风拂柳,但那意思,那感觉,还真就出来了那么点儿!
搞完这个小景,我算是琢磨出点味儿来了。有些事儿,你越是卯足了劲儿想去控制它,它就越跟你较劲。反倒是你稍微松松手,顺着它的性子来,结果可能更这大概就是“清风”的智慧,不用多大力气,轻轻一带,柳条就自然摇摆起来了,那叫一个舒坦。
这回瞎折腾,过程虽然挺累人,也没少走弯路,但现在每天瞅着我那“迷你版清风扶细柳”,心里头还真是挺得劲的。生活嘛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在这些个不起眼的小事儿里头,折腾折腾,乐呵乐呵,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