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WP8软件,这可真是勾起了我不少回忆。我还记得当年刚拿到我的第一部Lumia手机,那叫一个兴奋。系统那个流畅,跟当时安卓机那种时不时卡一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今天我就来聊聊我当年折腾WP8软件的一些实践经历。
初体验与系统自带功能
刚上手那会儿,最先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那个动态磁贴。看着屏幕上的小方块自己翻动,显示个未读消息、天气预报啥的,感觉特科技。不像现在的图标,死气沉沉的。
然后就是截屏功能,我记得那时候安卓截屏还挺麻烦的,有的要组合键,有的还得root。WP8就简单多了,按住那个Windows键和电源键,“咔嚓”一下,照片就到相册里的“Screenshots”文件夹了,方便得很。我当时截了不少得意的主屏幕布局图,到处跟朋友炫耀。
还有一个功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挺超前的,就是“儿童园地”。家里有小孩的,或者亲戚家小孩来玩,总想拿你手机玩游戏。直接给,怕他乱点乱删,或者看到不该看的东西。这个“儿童园地”就派上用场了。我记得操作是这样的:
- 先去设置里找到“儿童园地”。
- 然后你可以选择哪些游戏、哪些应用可以放进这个模式里。
- 设置好了之后,锁屏界面往旁边一划,就能进“儿童园地”了。小孩在里面只能玩你允许他玩的东西,退也退不出去,除非你知道锁屏密码。
我当时就给我小侄子这么设置过,他玩得不亦乐乎,我也不用提心吊胆。这功能真心不错,简单实用。
软件的获取与使用感受
说到软件,WP8那时候主要还是靠自带的应用商店。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什么都能搜到。我那时候获取软件主要这么几个途径:
- 直接手机连上WiFi,打开商店,慢慢逛,看推荐,看排行。
- 有时候商店里搜不到,就得上电脑,用浏览器搜“windows phone store”,在网页版的商店里找找,然后想办法推送到手机上。
那时候的应用数量确实不能跟安卓和iOS比,很多热门应用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功能简陋的第三方版本。不过一些常用的,比如QQ、微信、微博,还有一些微软自家的Office套件,体验还是不错的,界面也挺统一,符合WP的设计风格。
我记得当年用WPS看文档,有时候开大一点的文件会有点慢。那时候就学到了一些小技巧,比如尽量关闭一些不用的后台程序,给WPS腾出点运行空间。虽然WP8的后台机制跟安卓不太一样,但感觉上还是有点用的。还有就是尽量保持软件是最新版,有时候更新能解决不少问题。
个性化与优化
WP8的磁贴大小是可以调整的,这点我也挺喜欢。长按一个程序的图标,它就开始抖动,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小箭头,点一下就能在几种尺寸之间切换。我经常把常用的应用磁贴调大一点,不常用的就缩小,或者干脆取消固定到桌面,这样看起来清爽多了。
还有就是省电。WP8本身不算特别耗电,但智能手机嘛总希望续航久一点。我那时候会去设置里开“节电模式”,一般是设置为电量低的时候自动开启。有时候出门前预感今天要用很久手机,也会手动提前把它打开,能多撑一会儿是一会儿。
虽然WP8的流畅性是出了名的即便在一些配置不高的机器上也很顺滑,但用久了,装的东西多了,偶尔也会琢磨怎么让它更快。那时候也没啥特别好的清理工具,主要就是定期看看哪些应用不怎么用了就卸载掉,还有就是尽量别同时开太多应用在后台(虽然系统会自动管理,但心理作用)。
的念想
后来WP8生态慢慢不行了,应用越来越少,很多开发者也不更新了,挺可惜的。但我一直觉得WP8是个很有想法的系统,它的设计理念在当时非常独特,流畅度也是一大亮点。现在偶尔翻出我那台老Lumia,充上电开机,滑动几下,那种顺滑的感觉还是挺让人怀念的。虽然上面的软件大多都不能用了,但它承载了我当年折腾数码的一段美好记忆。
这就是我当年用WP8软件的一些实践和感受,纯属个人回忆,分享给大家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