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开FM2012,选了中超球队,琢磨的就是外援。那时候的中超,外援基本就是大腿,国内球员能力普遍也就那样,想出成绩,外援的质量太关键了。我这人玩FM,就喜欢自己瞎折腾,所以选外援这块儿,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开档中超,外援这块儿怎么整?
我记得刚开始玩FM2012那会儿,中超的预算普遍不高,除了像广州恒大这种不差钱的主儿。广州恒大那几个外援,孔卡、穆里奇、克莱奥,简直是BUG一样的存在。 开档用恒大,基本就是砍瓜切菜,外援都不用自己操心,直接就能用。但这对我来说,少了点挑战性。
所以我一般会选中下游球队,比如当时的北京国安,或者山东鲁能,他们的预算相对还行,但也没到可以随便买人的地步。这就得自己去淘了。
淘换自由球员,那是家常便饭
预算不够怎么办?自由球员市场就是我的主战场。FM2012那会儿,还是有不少过气或者想来亚洲养老的球星的。
- 阿内尔卡: 这哥们儿当时确实是中超最大牌了,要是能免签或者低价撸来,那进攻火力直接上一个档次。我记得有几次开档上海申花,他就已经在队里了,用起来确实爽。如果玩别的队,赛季中期或者第二个赛季初,可以去看看他有没有合同到期。
- 其他欧洲老将: 像古蒂、范尼斯特鲁伊这些,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身体状况保持得还行,来中超虐菜还是绰绰有余的。关键是看他们愿不愿意来,还有工资要求高不高。德罗巴好像是后续版本才比较稳定能签到。
- 南美小妖: 这就需要球探系统给力了。多派球探去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总能淘到一些便宜又好用的年轻球员。不过培养周期长,而且能不能适应中超也是个问题。
我当时主要就是盯着那些合同快到期的,或者30岁左右还在欧洲二流联赛踢不上主力的球员。他们的工资要求相对低一些,而且能力也还够用。
亚洲外援,性价比之选
中超还有个亚洲外援名额,这个名额用好了,性价比非常高。我记得当时阿联酋的哈里尔,那叫一个猛,速度快,射门关键是便宜。还有一些韩国、澳大利亚的后卫,身体素质防守稳健,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一般会把亚外名额用在中后场,找个靠谱的后腰或者中后卫,能极大提升球队的防守硬度。
我的“寻宝”小技巧
具体操作上,我一般是这么干的:
- 设置球员搜索条件: 年龄、合同状态、薪资要求、关键属性(比如前锋的速度、射门、决心,中场的传球、创造力、工作投入)。
- 广撒网: 把能看的球员都看一下,符合条件的都加入候选名单。
- 球探报告: 重点球员 обязательно要让球探出详细报告,看看隐藏属性和伤病倾向。
- 耐心砍价: 跟经纪人磨,工资、签字费,能省一点是一点。有时候为了一个球员,反复S/L(存档读档)也是常有的事。
我还记得当时为了省钱,经常会签一些有最低解约金条款的球员。等他踢出来了,别的队来买,还能小赚一笔,再用这笔钱去升级阵容。
外援到位,球队立马不一样
说起来,我那会儿捣鼓FM2012,真是一段特别投入的时间。那时候刚毕业没多久,工作也不是特别忙,一有空就抱着我那台破笔记本研究。有时候为了签一个心仪的外援,能跟电脑屏幕里的经纪人墨迹大半天,工资、签字费,一点点往下砍。
记得有一次玩北京国安,预算紧巴巴的。我看上一个巴西乙级联赛的前锋,数据看着还行,关键是便宜。反复S/L好几次,终于给签下来了。赛季开始前两场,这哥们儿跟梦游似的,我当时心都凉了半截,想着“完犊子,这钱打水漂了”。结果第三场突然开窍,梅开二度!后来就成了队里的稳定得分点。那种淘到宝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带劲儿!
在FM2012里玩中超,外援就是那根最粗的腿。 找对了人,保级队能冲亚冠,中游队能争冠军。虽然过程可能有点费劲,需要不停地看球员报告,跟经纪人扯皮,但当你看到自己一手签下的外援在场上大杀四方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是没得说!
现在回想起来,那会儿研究FM2012外援的日子,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游戏版本老了,但那种淘换球员、打造球队的乐趣,一直没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