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不夜蔷薇”,一开始也没想搞这么复杂。就是喜欢瞎折腾,尤其是对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小花园。之前种了几棵蔷薇,长得是挺热闹,白天看着花团锦簇的,心里美滋滋。
起因是晚上的一点小遗憾
关键问题来了,一到晚上,院子里黑灯瞎火的,再好看的蔷薇也成了睁眼瞎。我试过买那种太阳能的地插小灯,便宜是便宜,但用过的都知道,十个里面九个瞎,剩下一个也是苟延残喘,亮度跟萤火虫放个屁似的,根本照不出效果。后来又想着用那种充电的串灯,是亮了点,但天天想着充电也麻烦,而且拉线也不好看。
主要是隔壁老王家,自从他家院子里装了那种五颜六色的LED灯带,家伙,一到晚上,那院子跟城乡结合部迪斯科舞厅似的,红红绿绿闪瞎眼。我就琢磨着,我得整个雅致点的,不能让他比下去,但又不能那么俗气。我这蔷薇,得在晚上也能看出它的美,而且是那种幽幽的、静谧的美,这才叫“不夜蔷薇”嘛
动手前的准备工作
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开始行动了。第一步,当然是选灯。 我在网上淘换了好几天,看了各种方案。决定用那种低压的LED暖白光灯带,要防水的,毕竟是户外用。光太白了显得冷清,暖白光温馨点,配蔷薇的颜色也合适。
然后是电源。这个灯带是12V的,我翻箱倒柜找出来一个以前给路由器供电的旧电源适配器,看了看参数,正好能用。废物利用,省钱!
工具嘛电工胶布、剪刀、剥线钳、扎带这些都是必备的。我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细的黑色铁丝,想着用来固定灯带,比扎带更隐蔽些。
具体实施过程,全是汗水
万事俱备,就等一个好天气开干。挑了个周末,天气还不错,潍坊这几天风和日丽的,正合适。
第一步是规划走线。 我先把我那几棵开得最旺的蔷薇,就是那种爬藤的,给好好规划了一下。想着灯带怎么缠绕才能既照亮花朵,又不显得突兀。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得顺着蔷薇的枝条走,不能太紧,怕勒坏了;也不能太松,风一吹就晃荡。
第二步就是固定灯带。 我是一段一段来的。先剪下一段合适的长度,把接头用防水胶布裹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蔷薇的主干和一些比较粗壮的枝条开始缠。一边缠一边用黑色的细扎带或者铁丝固定。这个过程特别考验耐心,尤其是蔷薇还有刺,好几次都扎到我手了,疼得龇牙咧嘴的。缠的时候还得注意,灯珠尽量朝外或者朝上,这样光才能更好地散发出来,照亮花和叶子。
第三步是连接电源。 等所有灯带都固定好了,我就开始把它们的线头汇总到一起,接到那个12V的电源适配器上。接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负极,别接反了,不然灯不亮事小,烧了灯带或者电源就麻烦了。我还特意用热缩管把接头都处理了一下,确保防水和绝缘。
电源线我用的是那种户外专用的黑色电线,沿着墙角和花架子底下走,尽量埋在土里或者用石头压住,不让它露在外面,既安全又美观。
点亮那一刻的惊喜
所有的活儿都干完了,天也差不多擦黑了。我把电源插头插到院子里的防水插座上,心里还有点小紧张,生怕哪里没弄深吸一口气,按下开关——哗!亮了!
那一瞬间,真的挺惊喜的。暖白色的灯光从蔷薇的花朵和叶片间透出来,朦朦胧胧的,特别有感觉。不像隔壁老王家那么刺眼喧闹,我这个是幽幽的,把蔷薇的轮廓和层次都勾勒出来了,夜晚的蔷薇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和白天完全不同的风情,静谧又温柔。
我赶紧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泡了壶茶,就这么静静地欣赏。晚风吹过,花影摇曳,灯光点点,那感觉,甭提多舒坦了!这“不夜蔷薇”算是成功了!
- 主要材料:防水LED暖白光灯带、12V电源适配器、户外电线、扎带/细铁丝。
- 主要工具:剥线钳、剪刀、电工胶布、热缩管(可选)。
- 耗时:一个周末的下午,主要是缠绕灯带比较费工夫。
这回实践虽然简单,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晚上坐在院子里,看着这片“不夜蔷薇”,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生活嘛就是需要这点瞎折腾的小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