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的刺是哪个部位退化?涨知识了,原来是这样啊!

tmyb

大家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点小发现。咱们平时都见过仙人掌?那一身刺儿,看着就挺唬人的。我以前就老纳闷,这仙人掌的刺到底是它身上哪个部位变来的?是新长出来的特殊武器,还是别的啥退化了?

我一开始是这么想的:

我瞅着那仙人掌绿油油、肉乎乎的一大片,就想当然地以为那是它的“身体”或者“茎”,那刺儿嘛不就是从“身体”上长出来的毛或者刺?跟玫瑰花的刺差不多呗,就是个保护自己的玩意儿。有时候浇水不小心扎一下,那叫一个疼!

仙人掌的刺是哪个部位退化?涨知识了,原来是这样啊!

实践观察与琢磨过程:

我办公室里不是养了几盆仙人掌嘛有那种一团一团的,也有一片一片的。闲着没事我就喜欢盯着它们看。有一次,我特别仔细地观察了一盆长得比较慢的金琥,就是那种圆球球上面布满黄刺的。我发现,那些刺好像不是随便长长就完事儿的,它们都长在一些特定的小点点上,那些小点点上还有点白色的绒毛,植物学上管那个叫“刺座”。

我就寻思,这“刺座”是干啥的?为啥刺都从这儿出来?我就开始翻看一些养花的书,也上网查了查资料。这一查不要紧,原来我之前的想法全错了!

资料上说,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里那种干旱得要命的环境,它得想办法拼命减少身体里水分的蒸发。咱们平时看到的植物,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叶子面积越大,蒸发的水就越多。那仙人掌要是在沙漠里还长着大叶子,那不成抽水机了嘛早干死了。

为了活下去,仙人掌就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身改革”:

    仙人掌的刺是哪个部位退化?涨知识了,原来是这样啊!

  • 它把自己的茎变得特别肥厚,就是咱们看到的那绿油油肉乎乎的部分。这部分茎不仅能储存大量水分,还接管了叶子以前的工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仙人掌的“身体”是它的茎。
  • 也是最关键的,它把原本的叶子给“精简”了。怎么精简?就是让叶子越变越小,越变越硬,就变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那些尖尖的刺!

这么一想,我就豁然开朗了!原来仙人掌的刺,它就是叶子退化成的!

你想,叶子变成了刺,表面积一下子变得特别小,蒸发水分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而且这些刺还特别硬,能有效地防止沙漠里的动物把它当点心给啃了。真是一举两得!

最终的理解与记录:

仙人掌的刺是哪个部位退化?涨知识了,原来是这样啊!

绕了一大圈,我算是彻底搞明白了。仙人掌那一身看着吓人的刺,并不是什么新长出来的攻击性武器,而是它为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去,由叶子这个部位艰苦卓绝地退化、变形而来的。那些绿色的、扁平的或者球形的“掌”或“球”,是它的茎,承担起了光合作用和储水的重任。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这些植物真是太聪明了,为了活下去,能把自己改造成这样,真是大自然的奇迹。下次再看到仙人掌,我都会多瞅两眼它那些刺,心里默默给它们点个赞,这可都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典范!

好了,今天的实践分享就到这儿,希望对大家也有点小启发。下次再有啥新发现,我还来跟大家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