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新手机发布会一个接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功能是越来越强,但总感觉少了点我就寻思着,咱是不是得往回瞅瞅,找找当年的感觉?于是乎,一个念头就冒出来了——整一部iPhone 4s来玩玩。
为啥是iPhone 4s?
说起iPhone 4s,不少老果粉心里都有点特殊的情感。那会儿都说,这“4s”,有“for Steve”的意思,因为乔布斯老爷子差不多就是那手机发布前后脚走的。不管这说法准不准,反正这手机在当年,那真是划时代的存在。我就想着,亲自上手再体验一把,看看这所谓的“为乔布斯而生”的手机,到底有啥名堂。
我的折腾过程
第一步:淘换机器
这玩意儿现在新机肯定是没了,只能上二手平台淘换。我这个人,买二手东西有点小洁癖,得成色功能全,电池别太拉胯。挑了好几天,总算找到个卖家,说是自用一手,保养得不错,价格也还能接受。下单,等快递,这心情,跟等新手机似的,有点小激动。
第二步:开箱与初见
快递到了,拆开包裹,一个小小的盒子,比现在手机盒子精巧多了。拿出手机,嚯,那手感,真瓷实!不锈钢边框,双面玻璃,现在看依旧不过时。那会儿的手机,拿在手里感觉就是个艺术品,不像大得跟砖头似的,不套个壳子都不敢拿。
开机!熟悉的滑动解锁(虽然iOS版本高了就没了,但我找的版本还保留了一点点影子)。屏幕点亮,那块3.5英寸的“视网膜”屏,在当年可是惊艳了多少人。现在看,细腻度依然可以,就是小,真小。
第三步:实际上手体验
我试着装了几个当年常用的App,很多新版App已经不支持那么老的iOS版本了,只能找找旧版。捣鼓了一阵子,基本功能都能用。
- Siri初体验: 当年Siri刚出来,那叫一个神奇!虽然现在看有点傻乎乎的,反应也慢,但那是Siri的起点。我试着跟它聊了几句,它还挺有礼貌。
- 拍照: 800万像素摄像头,在当年绝对是顶级水准。我随手拍了几张,光线好的情况下,出片效果还凑合,比我想象的好点。跟现在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像素的手机比,那是没法比了。
- 手感与操作: 小巧的机身单手操作毫无压力,打字、滑动,都挺顺畅。不过用惯了大屏再用回小屏,确实需要适应一下,总感觉屏幕不够点。
- 速度: 这个就别强求了,A5处理器,跟现在的芯片比起来,那真是老爷车了。打开应用,切换任务,都能感觉到明显的卡顿和等待。但咱玩的就是情怀,不是吗?
最终的感受
把玩了几天iPhone 4s,最大的感慨就是,科技发展太快了。当年的旗舰,现在的“古董”。但它身上那种精致感、那种对设计的执着,是现在很多手机上找不到的。它不完美,按现在的标准看,毛病一大堆:屏幕小、速度慢、电池不禁用、好多App不支持。
但是,它确实承载了一段记忆。那种纯粹为了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我觉得是“for Steve”最好的诠释。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提醒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款让人惊叹的产品。这回折腾,不为别的,就为重新感受一下那份最初的触动。这手机,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只是重量,还有历史感。
说白了,这回实践就是一次怀旧之旅。虽然它已经跟不上时代,但它在我心中,依然是那部经典的“iPhone for St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