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QQ三国外挂这事儿,那可真是勾起了我不少当年的回忆。那时候年轻,精力旺盛,对游戏里的重复操作真是深恶痛绝,总想着能不能解放双手,让角色自个儿在那忙活。
最初的念头与尝试
我记得就是单纯不想手动刷怪升级。QQ三国那会儿,你要想等级不掉队,那真是得没日没夜地肝。我就琢磨,这打怪不就是:找到怪,跑过去,按技能,捡东西,血少了吃药么?这流程固定的很,电脑肯定能替我干了。
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那时候各种“按键精灵”之类的脚本工具挺火的。我就下载了一个,开始研究怎么用。
捣鼓“自动打怪”脚本
我选了个最简单的场景,就是在一个怪比较密集的地方挂机。我的实践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 观察与分析:我先手动打了一会儿,仔细记录下按键顺序、鼠标点击位置的大概范围,还有技能的冷却时间。特别是观察怪物和自己的血条颜色变化。
- 设置找怪逻辑:这是最麻烦的一步。我尝试过用屏幕颜色判断。比如,怪物一般是红名或者有特定的颜色块,我就设定脚本在某个区域内扫描这些颜色。找到颜色了,就模拟鼠标移动过去。
- 攻击与拾取:移动到怪物附近后,就模拟按下攻击技能的快捷键。那时候我一般用普通攻击配合一两个小技能。打完怪,地面上会掉东西,我就设定一个延迟,然后模拟按下拾取键(一般是空格或者某个自定义键)。
- 自动吃药:这个相对简单点。我截取屏幕上自己血条的一小块区域,判断这块区域的颜色。如果红色(代表血量低)的像素点超过一定阈值,就模拟按下吃红药的快捷键。蓝药也是类似的道理。
- 循环与防卡死:整个流程用一个大循环包起来。为了防止有时候找不到怪或者卡在某个地方,我还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判断,比如如果长时间没有新的操作,就让角色在附近小范围随机走动一下,或者回到一个固定的起始点重新开始。
最开始的时候,那脚本是真笨。经常打空气,或者卡在墙角发呆。我就一遍遍地调试,调整坐标,修改延迟时间。有时候为了一个参数,能折腾大半夜。那时候家里的电脑配置也不高,开着游戏再开着脚本工具,风扇呼呼响。
进阶一点点的“华容道”
后来游戏里出了个“华容道”拼图的小游戏,能给点奖励。那个我也头疼,手残党玩不转。我就想,这个是不是也能用脚本搞定?
这个比自动打怪难多了,因为它涉及到图像识别和一定的逻辑算法。我当时水平有限,就用了个笨办法:
- 截图分析:我把几种常见的华容道开局截了图。
- 记录步骤:然后手动玩这几个开局,把每一步移动的方块和方向都记录下来。
- 硬编码:然后把这些步骤硬编码到脚本里。脚本开始时,就对比当前游戏界面和预存的开局截图,如果匹配上了,就按照记录好的步骤一步步模拟点击。
这种方法成功率不高,只能应付几种固定的开局。但偶尔能成功一次,也够我乐呵半天了。
最终的成果与反思
捣鼓了小半个月,算是弄出来一个勉强能用的“自动打怪”和“半自动华容道”的脚本。晚上睡觉前打开,早上起来一看,经验涨了不少,包裹里也多了些材料,那种感觉还是挺爽的。
这种东西毕竟是“外挂”,有风险。我也提心吊胆的,怕被封号。所以用得也比较收敛,不敢太张扬。而且过度依赖这些东西,也确实减少了游戏的乐趣。
为啥我会花这么多精力去搞这些?不完全是为了偷懒。那时候就是一股子钻研劲儿,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电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一些重复性的操作,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像个“造物主”一样,哈哈!虽然现在想想挺幼稚的,但那段瞎折腾的经历,也算是让我对计算机编程啥的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也算是痛并快乐着的一段实践经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