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甘的人格分裂:他是如何控制这么多人的?

tmyb

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米利甘。一开始我对这事儿也是一知半解,就觉得挺玄乎的,一个人身体里能装好几个“人”?听着跟电影似的。

最初的接触

就是好奇心重点儿。有段时间在家闲着没事干,就喜欢在网上瞎逛,看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就刷到了一个讲多重人格的视频,里面提到了一个叫比利·米利甘的家伙,说他身上有二十多个不同的人格。当时我就给震住了,心想这还能是真的?

深入了解的过程

看完那个短片,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非得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罗关于米利甘的资料。先是找了一些文章看,有的写得跟小说一样,悬念迭起;有的,就比较偏向心理学分析,虽然有点干巴,但信息量大。

后来我发现还有关于他的纪录片片段。那可比文字冲击大多了! 你能看到一些影像资料,虽然不是米利甘本人直接切换人格给你看,但通过采访、案件记录这些,就能感觉到那种真实感。我记得有个片段,讲的是他不同人格掌握的技能都不一样,有的会画画,有的会格斗,有的甚至还会说不同的语言。我就琢磨,这要是装出来的,那演技也太好了?而且得排练多久?

为了更深入,我还特地找了关于他的书的简介来看,那本有名的《24个比利》。虽然没能立马啃完整本书,但光看梗概和一些章节节选,就够让我对这个案例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里面描述的那些人格,什么英国绅士亚瑟、南斯拉夫的雷根、小女孩克莉丝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年龄、性格,甚至连笔迹都不一样。这简直颠覆了我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

我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主要是思考上的“实践”)

在了解米利甘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一个事儿。以前听到“人格分裂”这个词,总觉得是编故事,或者是精神病人胡言乱语。但通过米利甘这个案例,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痛苦的心理疾病。我开始尝试站在他的角度去想,一个人得经历多大的创伤和折磨,才会把自己的意识“分裂”成这么多块来应对外界的伤害?

我还特意去查了查,这种病在医学上叫分离性身份障碍(DID)。这就不是简单一句“精神病”能概括的了。它背后涉及到个体早年的严重创伤、心理防御机制等等。我发现,我以前对这类事情的认知太浅薄了,很容易就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或者直接贴标签。

通过“研究”米利甘这个案例,我的一个实践体会就是:对未知的事物,要保持敬畏和好奇,别急着下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背后都有它存在的逻辑和原因。多看一点,多了解一点,才能避免偏见。

虽然我不是心理学专家,也没法做什么专业的分析,但通过了解米利甘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复杂性,对心理世界的深邃,有了一点点更深的体会。这过程,也算是我个人认知上的一次小小“实践”和拓展。以前可能觉得恐怖、猎奇,现在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和同情。

就是这么个过程,从一开始的好奇、不信,到主动去查找资料,再到后来的反思和理解。也算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课。分享给大家,就当是个引子,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去了解了解。